2021年3月12日,據報告,2020年第四季度國內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達到3026萬臺,比上一年同期增長7.7%。其中基礎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占2518萬臺,同比增長10.3%;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僅508萬臺,同比下降3.6%。
不同品牌產品的銷量情況,華為在2020年第四季度銷量排名第一,Freebuds Pro藍牙耳機以及GT系列智能手表最受歡迎。小米憑借小米手環(huán)、Air 2系列藍牙耳機以及Redmi Watch等產品,以小優(yōu)勢超越蘋果,占據第二的位置,而OPPO也成功以第四的成績進入市場Top 5行列。
從數據上分析,基礎可穿戴設備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而智能可穿戴設備則出現下滑的情況,想要搞清楚其中的緣由,得先了解這兩種類型產品有什么區(qū)別。
基礎可穿戴設備,指不支持安裝第三方應用的可穿戴設備,如小米手環(huán)、華為手環(huán)、及藍牙耳機等,設備僅可通過官方APP來進行功能設置。這類設備一般功能比較固定,續(xù)航較長。
智能可穿戴設備,就是可以在設備內部安裝第三方應用的產品,常見的有步步高兒童手表,它能安裝第三方的音樂、學習軟件等,華米多款智能手表也有類似功能。這類設備功能更豐富,可以根據需求安裝不同應用,缺點就是續(xù)航較差,一般不超過一周或半個月。
智能手表之類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在推出的幾年時間里,功能基本沒太大改變,已經很難對消費者產生足夠吸引力,反而是續(xù)航差,價格貴等缺點,讓更多消費者轉而選擇智能手環(huán),進而導致了整體銷量下滑。
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便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通過軟件支持以及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智能可穿戴設備固然是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將更多設備進行互聯控制,也是目前手機廠商在努力實現的事情。但現階段來看,價格更便宜,功能夠用的基礎可穿戴設備明顯更受歡迎。智能可穿戴設備還需要開發(fā)出更具誘惑力的功能,甚至是有突破性的改變,或許才能改變目前的發(fā)展局面。


2025-2031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yè)市場全景調研及前景戰(zhàn)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yè)市場全景調研及前景戰(zhàn)略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可穿戴設備產業(yè)鏈全景梳理及上游市場解析,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yè)重點企業(yè)布局案例研究,中國可穿戴設備行業(yè)市場及戰(zhàn)略布局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