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糧食種植面積前五地區(qū)分別為黑龍江、河南、山東、安徽及內蒙古。
2021年3月25日,鄭州市農業(yè)農村工作委員會發(fā)布2020年鄭州市農業(yè)統(tǒng)計公報。
根據數據顯示,鄭州全年糧食總產量146.4萬噸,比上年下降2.1%;其中,夏糧產量71.2萬噸,下降6.2%;秋糧產量75.2萬噸,增長2.2%。棉花產量609.2噸,下降50.6%;油料產量12.3萬噸,增長4.1%;蔬菜產量219.8萬噸,增長3.1%;水果產量27.3萬噸,增長6.8%。肉類產量8.7萬噸,下降14.5%;禽蛋11.8萬噸,增長0.9%;牛奶產量10.7萬噸,增長26.2%。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88.8千公頃,比上年下降6.0%;其中,夏糧播種面積140.5千公頃,下降10.4%;秋糧播種面積148.4千公頃,下降1.5%。蔬菜種植面積56.8千公頃,增長2.7%;油料種植面積32.3千公頃,增長4.0%;棉花種植面積0.7千公頃,下降43.0%。
糧食生產不僅受耕地、水資源等自然要素的約束,也受勞動力、技術和資金等經濟社會要素的影響。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優(yōu)質耕地資源多被配置到非農生產領域,特別是非糧生產領域。水土資源匹配失衡成為新時代糧食安全的核心制約因素,且這種制約呈現出日益增強的趨勢。眾所周知,水土資源全面影響糧食安全,數量的多少影響糧食產量,質量的好壞影響糧食品質。當前,中國水土資源流失嚴重、利用效率低下等問題并存,糧食生產面臨嚴峻考驗。
一直以來,中國都高度重視糧食安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更應該站在新的戰(zhàn)略高度,遵循新的糧食安全觀,切實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