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購臵稅優(yōu)惠政策退出后,2018年乘用車行業(yè)面臨一定壓力
從2000年開始,我國汽車行業(yè)進入一個高速增長的階段。2009 年汽車銷量首次超過美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2009 年之后繼續(xù)增長并不斷拉開與美國的差距,年銷量連續(xù)8年世界第一。目前,汽車銷量已經(jīng)基本達到美國的兩倍。2016年受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車輛購臵稅減半征收的優(yōu)惠政策刺激,汽車市場總銷售2794萬輛,同比增長14%,其中,乘用車銷售2429萬輛,同比增長15%,商用車銷售365萬輛,同比增長6%。
2005年-2016年汽車銷量及同比增速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8-2024年中國汽車交易市場市場供需預測及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二、低保有率和高收入增長帶來新增需求
消費者的收入水平是乘用車增長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中國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人均 GDP 持續(xù)上升,從2006年的1.7萬元上升至2016年的5.1萬元,人均消費水平和乘用車購買力大幅提高。根據(jù)數(shù)據(jù),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相應的從 2006年的 38輛增加到 2016 年的 140 輛,汽車保有量與人均 GDP 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認為未來中國經(jīng)濟總量仍將維持穩(wěn)定增速,居民消費水平及購買力水平上升,汽車市場天花板依舊較高。
2006年-2016年我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和人均 GDP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與其他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汽車普及度較低,尤其是中小城市,長期來看仍然存在巨大發(fā)展空間。2016 年我國汽車保有量 1.7 億輛,占全球 20%左右,但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為 140 輛,而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為 800 輛。我國汽車普及程度與發(fā)達國家相差甚遠,總體而言仍屬于年輕的汽車消費市場。
2016年各國汽車普及度對比
- | 人均GDP | 千人汽車保有量 | 人口密度 | 人口數(shù)量 | 總汽車保有量 | 汽車銷量 |
中國 | 8123 | 140 | 147 | 13.79 | 19306 | 2793 |
美國 | 57467 | 800 | 35 | 3.23 | 25840 | 1785 |
德國 | 41936 | 572 | 237 | 0.82 | 4690 | 354 |
日本 | 38895 | 591 | 348 | 1.27 | 7506 | 505 |
韓國 | 27539 | 376 | 526 | 0.51 | 1918 | 183 |
中國香港 | 43681 | 116 | 6619 | 0.07 | 81 | 6 |
中國臺灣 | 22540 | 300 | 638 | 0.24 | 720 | 26 |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SUV滲透率有望繼續(xù)提升,7座SUV迎來小風口
自2007年以來,SUV 的增速一直遠高于轎車板塊的增速,而且目前看來這一趨勢還在延續(xù),2016 年 SUV 同比增速為 44%。SUV 板塊的持續(xù)熱銷主要是由于SUV具有的一些天然優(yōu)勢:1)通過性強,2)空間大,滿足國人好面子的需求,3)視野好。
乘用車分車型年度銷量及增速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SUV滲透率已經(jīng)上升到了37.9%。在這么多年的SUV快速增長的階段,國產車由于靈活的機制,能夠更快速地貼合消費者的需求,在這樣一波 SUV浪潮中獲得了發(fā)展。而相對來說,合資品牌的并沒有在這樣的 SUV 浪潮中獲益太多。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合資品牌已經(jīng)開始加速 SUV新車型的投放,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有理由相信 SUV滲透率將繼續(xù)提升。
SUV滲透率持續(xù)提升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自主品牌SUV銷量明顯高于其他車系品牌
- | 自主品牌 | 日系品牌 | 美系品牌 | 韓系品牌 | 法系品牌 | 德系品牌 |
2010 | 452 | 219 | 100 | 86 | 27 | 146 |
2011 | 615 | 273 | 139 | 112 | 37 | 197 |
2012 | 610 | 281 | 157 | 122 | 40 | 238 |
2013 | 647 | 250 | 185 | 137 | 44 | 286 |
2014 | 725 | 289 | 226 | 160 | 55 | 337 |
2015 | 755 | 312 | 253 | 177 | 73 | 394 |
2016 | 870 | 336 | 260 | 168 | 73 | 400 |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二線自主承壓,自主品牌迎來“向上” 風口
自主品牌的崛起已然成勢,對合資品牌正在構成全面壓力。2016 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年銷量達到1050萬輛,首次突破 1000 萬輛大關。
2017 年前三季度,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 735.36萬輛,同比增長 19%,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 42%。日系、德系的市場占有率較為穩(wěn)定,保持在 15%與 20%之間,銷量也有一定的增加。而韓系、法系品牌的份額下滑明顯,2017 年前三季度市場份額僅為 4%、2%。
自主品牌銷量逐年增加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自主品牌力爭突破 15 萬以上市場的天花板。當前汽車市場,10 萬元以下的市場基本被自主品牌所占領,但該區(qū)間的利潤卻極其微薄,而 15 萬元以上的利潤豐厚的中高端市場則被合資品牌牢牢把控。自主品牌通過 SUV 市場的細分和市場先機的把握,完成了 10-15 萬這一市場區(qū)間的逆襲,市占率不斷提升。隨著 10-15 萬這一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自主品牌又紛紛將矛頭指向附加值更高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