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分析【圖】

    數字中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的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以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lián)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應用不再局限于經濟領域,而是廣泛滲透進入公共服務、社會發(fā)展、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宏觀協(xié)調、總體把控、融合發(fā)展。

    1. 數字中國快速發(fā)展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中國的數字經濟和數字政務、數字生活發(fā)展也進入新階段。在這樣的時代背之下,在去三年的數據積累基礎之上,研究團隊調整了以往“互聯(lián)網+”指數的理論框架和組成結構,在上期“互聯(lián)網+”指數基礎上重組整合出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數字生活、數字文化四個分指數1,編制出新一期,即第四期的的“互聯(lián)網+”指數,力圖全面呈現(xiàn)數字中國的脈動地圖2 。

數字中國分布地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A) 數字經濟總量持續(xù)擴張

    2017年全國數字經濟體量為26.70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22.77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7.24%。相比之下,2017年我國GDP的增速為6.9%3。數字經濟占GDP比例也因此較去年上升1.67個百分點至32.28%。說明數字技術在經濟領域的滲透率不斷提升,符合“高質量”增長的要求。總體看,按照新的框架體系計算,2017年“互聯(lián)網+”指數總和為348.69點,較上一年度增長126.16點4。具體看“互聯(lián)網+”指數的省份分布,廣東省連續(xù)三年排名第一,江蘇省、浙江省緊隨其后,三省總和占全國的33.1%。北京市和山東省分列4、5位。河南省表現(xiàn)出色,從去年的11名上升至第8名。具體到城市,深圳市、廣州市、北京市位列三甲。成都市、武漢市、重慶市與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差距逐漸縮小。長沙市再接再礪,躋身全國前十。

數字中國省市十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B) 增長的區(qū)域輻射效應

    從“互聯(lián)網+”指數的增速來看,內蒙古、河南增幅最大,分別為97.03%以及91.85%。廣西、山東增速也超80%,這四個省、自治區(qū)的排名位次都上升3位以上。從排名動態(tài)變化中可以看到,在全國經濟社會整體快速數字化的背下,發(fā)展如逆水行舟,稍慢就等于排名后退。

“互聯(lián)網+”指數增幅熱力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城市增幅看,2017年,數字中國發(fā)展具有明顯的地域輻射效應。以長三角、廣深、廈門、川渝、武漢、長沙、濟南、鄭州、西安、沈陽這些城市為局部核心,其周邊城市的增幅均表現(xiàn)良好,反映在數字中國脈動地圖中,可以看到華北、川渝、兩湖、珠三角、蘇浙一帶紅色明顯。說明以指數高凈增值區(qū)域為核心,帶動效應明顯。更為可喜的是,這些增長極正在由東部大省向中西部延伸。
2. 數字中國城市分層和數字基尼系數

    A) 中國城市數字化分層

    通聚類分析得到全國351個城市在數字中國地圖上的分層結構,共五層。

中國城市數字化分層圖

    注:數字經濟一線城市(共4市):北京、深圳、廣州、上海,“互聯(lián)網+”指數占比20.24%;數字經濟二線城市(共14市):成都、東莞、佛山、福州、杭州、南京、蘇州、天津、武漢、廈門、西安、長沙、鄭州和重慶,占比19.89%;數字經濟三線城市(共19市):大連、哈爾濱、合肥、惠州、濟南、金華、昆明、南昌、南寧、寧波、青島、泉州、沈陽、石家莊、太原、溫州、無錫、長春、中山,占比12.78%;數字經濟四線城市(共65市):保定、滄州、常德、常州、潮州、郴州、德陽、贛州、貴陽、桂林、海口、邯鄲、河源、衡陽、呼和浩特、湖州、濟寧、嘉興、江門、揭陽、蘭州、廊坊、聊城、臨沂、柳州、龍巖、洛陽、茂名、梅州、綿陽、南通、南陽、寧德、莆田、秦皇島、清遠、汕頭、汕尾、韶關、邵陽、紹興、臺州、泰州、唐山、濰坊、烏魯木齊、湘潭、新鄉(xiāng)、邢臺、徐州、煙臺、鹽城、揚州、陽江、宜昌、銀川、岳陽、湛江、漳州、肇慶、鎮(zhèn)江、珠海、株洲、淄博、遵義,占比20.01%;其他城市均為數字經濟五線城市(共249市),占比27.08%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B) 由政務驅動轉向產業(yè)驅動

    比較不同層次城市的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數字生活和數字文化占比,不難發(fā)現(xiàn),數字化越發(fā)達的城市,其數字經濟占總指數比例越高,反之,后線城市中數字政務、數字文化和數字生活等基礎性服務占比顯著高于較為發(fā)達城市。具體看,由一線城市到五線城市,數字經濟分指數的占比從76.17%下降到33.02%,數字政務分指數從11.86%上升到49.18%。將高頻剛需的數字政務和數字生活指數除以數字中國總指數,得到不同層次的城市的這一比值差異顯著5,數字一、二線城市的數字化程已經滲透進入到較深層次的產業(yè)領域,而在后線城市,數字化場仍然停留在剛需的政務服務、文化生活等領域。未來,隨著城市的數字化進程,數字經濟會逐步取代數字政務成為后線城市數字化進程的主要推手。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我國的數字化進程大致為一個從數字政務為主導,逐步轉向數字經濟主導的程。

分線城市各項指標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C) 數字基尼系數

    我國數字化發(fā)展水平不均衡程度較高。“互聯(lián)網+”指數中,4個一線城市占比為20.24%,12個數字二線城市占比為19.89%,而包含65和249個城市的四、五線城市占比分別只有20.01%和27.08%。顯示現(xiàn)階段我國數字化發(fā)展顯著集中于頭部城市,后線城市與頭部城市的差距明顯。

分線城市“互聯(lián)網+”指數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為了進一步刻畫數字化發(fā)展不均衡的狀況,我們將所有城市的“互聯(lián)網+”指數進行排序,并以此來計算數字基尼系數來衡量我國各地區(qū)數字化發(fā)展不均衡的程度6。2017年,中國的數字基尼系數為0.59,屬于相對不均衡的狀態(tài)。進一步的計算顯示,2017年的數字基尼系數相較2016年的0.62已經有了一定的下降,表明我國的數字發(fā)展不均衡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數字三、四、五線城市2017年增速分別為38.33%、47.28%以及49.87%,均大幅高于一線城市的15.26%,顯示出后線城市數字化建設的強勁動力。尤其是數字五線城市在2016年增速不及二三四線城市的情況下,2017年展現(xiàn)出了加速趕超的態(tài)勢。由此可見,雖然數字后線城市距離頭部城市的絕對量仍然差距比較大,但是后線城市指數增長更快、潛力很強。隨著后線城市的逐漸發(fā)力,數字鴻溝開始呈現(xiàn)出彌合的趨勢。

分線城市增速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數字中國持續(xù)快速深入發(fā)展。數字經濟體量達到26.70萬億元,占GDP的比重上升由30.61%上升1.67個百分點,至32.28%。當然也要看到各地數字化發(fā)展程度存在顯著差異,根據“互聯(lián)網+”指數估算的數字基尼系數為0.59,屬于相對不均衡的狀態(tài),但較去年有所縮小。究其原因,在中部的長株潭、鄭州、開封,西部的川渝已經形成大城市帶動中小城市的數字經濟發(fā)展輻射帶,增速顯著高于一線城市,這些城市構成數字中國的腹地,從中可以看到未來數字中國發(fā)展的巨大潛力。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8-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本文采編:CY331
10000 10706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文章轉載、引用說明:

智研咨詢推崇信息資源共享,歡迎各大媒體和行研機構轉載引用。但請遵守如下規(guī)則:

1.可全文轉載,但不得惡意鏡像。轉載需注明來源(智研咨詢)。

2.轉載文章內容時不得進行刪減或修改。圖表和數據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數據來源。

如有違反以上規(guī)則,我們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

版權提示: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lián)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 2025-2031年福州市數字經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規(guī)模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 2025-2031年成都市數字經濟行業(yè)市場動態(tài)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研判報告
  • 2025-2031年安徽省數字經濟行業(yè)市場全景評估及產業(yè)前景研判報告
  • 2025-2031年深圳市數字經濟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投資趨勢研判報告
  •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

    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在用潤滑油液應用及

    監(jiān)控分技術委員會

    聯(lián)合發(fā)布

    TC280/SC6在

    用潤滑油液應

    用及監(jiān)控分技

    術委員會

    標準市場調查

    問卷

    掃描二維碼進行填寫
    答完即刻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