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4月航空運輸市場保持快速增長態(tài)勢,全行業(yè)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385.8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1.97億人、貨郵運輸量231.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4%、12.5%、7.3%。
民航客運量(億人)及其增速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8-2024年中國航空發(fā)動機行業(yè)市場競爭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民航貨運量(萬噸)及其增速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民航客運量(億人)及其增速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民航貨運量(萬噸)及其增速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一季度,民航行業(yè)實現(xiàn)運輸飛行281.3萬小時,比去年同期增長10.2%;行業(yè)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285.4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2.7%;完成旅客運輸量1.46億人,同比增長11.6%,其中國內(含地區(qū))旅客1.31億客公里,同比增長11.6%,旅客0.15億人次,同比增長11.0%。實現(xiàn)旅客周轉量2580億客公里,同比增長13.2%,其中國內(含地區(qū))旅客周轉量1906億客公里,同比增長12.8%,國際旅客周轉量674億客公里,同比增長14.3%。一季度平均客座率83.4%,同比下滑0.5pts.
根據(jù)民航局披露的數(shù)據(jù),春節(jié)假期期間(2月15日-21日),民航共運送旅客1140萬人次,同比增長16.1%,自大年初三(2月18日)起,平均客座率超過80%;在春運40天(2月1日—3月12日)中,民航共運送旅客6541萬人次,同比增長11.7%,平均客座率達79.8%。為保障居民出行,民航春運投入航班較多,共執(zhí)行航班607317余班,同比增長9.5%。
近2年春運加班情況
- | 旅客量(萬) | 航班量 | 客座率 | 日均旅客量(萬) | 日均航班量 | 航季出計劃日均航班量 | 超出比例 |
2018 | 6541 | 607317 | 79.80% | 164 | 15183 | 14674 | 3.5% |
2017 | 5904 | 552000 | 84.20% | 148 | 13800 | 13612 | 1.4% |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月全行業(yè)共完成旅客運輸量5074.2萬人,同比增長15.3%,增速較去年同期提升4.6個百分點。其中,國內、國際航線分別完成4540.5萬人、533.7萬人,同比分別增長14.2%、25.1%,國際航線連續(xù)兩月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增速明顯超過國內航線。從6家上市公司的數(shù)據(jù)來看,4月客運運力合計合計增長14.6%,旅客周轉量增長16.2%,平均客座率84.7%,同比提升1.1%。國際航線客運量增長迅猛,6家上市航空公司4月國際旅客周轉率同比20.6%,低于客運量增速,預計國際短途航線增速較快,這與近期韓國等周邊國家航線需求快速恢復的事實也基本一致,考慮從4月以后赴韓國旅客基數(shù)較低,預計高增長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
隨著居民收入的提升和消費升級的推進,民航的消費屬性和大眾化化屬性日益增強。新增旅客人數(shù)和重復購買率是反應民航大眾化屬性的兩個重要指標:2017年民航國內航線新增旅客4629萬人,較2016年增長11.2%,旅客人數(shù)達到1.31億,同比增長13.8%;國際航線新增旅客人數(shù)1969萬人次,同比增長2.7%,旅客規(guī)模3100萬人,同比增長7%,新增旅客人數(shù)的快速增加,說明有大量此前從未乘坐過飛機的消費者在2017年成為了民航旅客,這與民航的大眾化屬性增強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2016年,國內航線人均重復購買率達3.32次,實現(xiàn)五連降后的首次回升;2017年,國內航線人均重復購買率達3.35次,繼續(xù)保持上升態(tài)勢,較2016年增加0.03次。國際航線上,2017年,國際航線的旅客重復購買率達2.31次,較2016年的2.29上升0.02次,保持上升趨勢。
一線城市五大機場起降架次合計同比增長0.6%,主協(xié)調機場起降架次同比增長1.9%,前40大機場起降架次同比增長3.2%,增速較冬春航季分別放緩1.7%、2.0%、3.1%,較上個夏秋航季放緩2.5%、2.4%、3.2%,其他機場起降增速略有提升,但總體占比較小。
主要機場每周起降架次變化(架次)
- | 絕對值 | 同比 | ||||||||||
- | 總量 | 國內 | 國際 | 地區(qū) | 外航 | 總量 | 國內 | 國際 | 地區(qū) | 外航 | ||
18夏秋 | 北上廣深合計 | 45083 | 32351 | 6496 | 672 | 5564 | 0.6% | -0.5% | 5.8% | 6.0% | 0.4% | |
主協(xié)調機場合計 | 116570 | 95788 | 10621 | 1204 | 8957 | 1.9% | 1.2% | 5.9% | 0.5% | 4.8% | ||
前40大機場合計 | 159228 | 135989 | 11583 | 1458 | 10198 | 3.2% | 3.0% | 3.7% | 1.5% | 5.6% | ||
41-224機場合計 | 35008 | 33708 | 588 | 230 | 482 | 17.2% | 16.9% | 41.3% | 9.5% | 21.7% | ||
17/18冬春 | 北上廣深合計 | 44617 | 32364 | 6165 | 668 | 5420 | 2.3% | 1.3% | 7.4% | 4.7% | 1.9% | |
主協(xié)調機場合計 | 113771 | 93652 | 10080 | 1202 | 8837 | 3.8% | 3.3% | 6.3% | 2.0% | 7.5% | ||
前40大機場合計 | 154169 | 131808 | 10975 | 1442 | 9944 | 6.3% | 6.4% | 3.4% | 1.3% | 8.5% | ||
41-224機場合計 | 30332 | 29240 | 482 | 196 | 414 | 16.6% | 17.2% | -5.1% | 5.4% | 11.9% | ||
17夏秋 | 主協(xié)調機場合計 | 44826 | 32514 | 6138 | 634 | 5540 | 3.1% | 1.4% | 12.2% | -4.8% | 5.1% | |
前40大機場合計 | 114428 | 94659 | 10027 | 1198 | 8544 | 4.2% | 3.8% | 11.9% | -10.2% | 3.6% | ||
41-224機場合計 | 154330 | 132063 | 11175 | 1436 | 9656 | 6.3% | 6.4% | 10.3% | -13.8% | 4.4% |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如果進一步測算座位數(shù),2018年夏秋航季總座位數(shù)僅增長6.2%,國內航空公司提供座位數(shù)合計增長7.6%,2013-2017年旺季(三季度)旅客量復合增速為10.4%,過去5年間需求最低增速為8.5%,若以復合增速估算2018年需求量增速,內航供座數(shù)為供給增速,供需缺口為2.8%。
夏秋航季周座位數(shù)同比增長
- | 18夏秋(萬) | 17夏秋(萬) | YOY |
總計 | 1453 | 1368 | 6.2% |
內航合計 | 1221 | 1135 | 7.6% |
國內 | 1024 | 956 | 7.2% |
國際 | 170 | 156 | 8.9% |
地區(qū) | 27 | 23 | 15.1% |
外航合計 | 232 | 233 | 0.5% |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3-2017年三季度民航旅客量增長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8-19年航空供給側改革帶來的供需改善是主線,貿易戰(zhàn)對成本端增加有限,反而將使得短期供需缺口更加擴大,在強監(jiān)管和競爭格局優(yōu)化的情況下,航空公司的行為模式在18-19年也將發(fā)生巨大變化,行業(yè)提價將成為共識。部分一線機場對飛航線票價上限已經逐步打開,新一輪票價市場化將全面展開。
長期提價假設對應的年化業(yè)績增量
- | 南方航空 | 中國國航 | 東方航空 |
合計周收入增量(億元) | 3.63 | 3.09 | 2.81 |
年稅前凈利潤(億元) | 188.50 | 160.46 | 146.34 |
年歸母凈利潤(億元) | 141.38 | 120.34 | 109.76 |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假設2018年提價幅度為10%,折扣率及客座率保持不變,2018年南航、國航和東航因提價擴散效應導致的年化歸母凈利潤增量分別為8.6、5.4、5.3億元。
擴散效應下航線均提價10%年化業(yè)績增量
- | 南方航空 | 中國國航 | 東方航空 |
合計周收入增量(億元) | 0.22 | 0.14 | 0.13 |
年稅前凈利潤(億元) | 11.42 | 7.17 | 7.02 |
年歸母凈利潤(億元) | 8.57 | 5.38 | 5.26 |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06月05日(以出票日期為準)起,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幣1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幣10元。同時,燃油附加費的征收也將有效減輕航空改善成本壓力。我們測算,根據(jù)2017年航空公司的運營情況,如果按照2012年公布的收取率計算,國內航線征收燃油附加費對國內部分燃油成本的增長覆蓋率超70%。但在運營中,若燃油附加費的單位收取率更低,則覆蓋率也會隨之降低。
根據(jù)文獻研究顯示,2005年,當油價重現(xiàn)開始上漲時,美國航空改善尋求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的新途徑,開始了“燃油智能化”項目,該項目強調全員參與,并直觀的將節(jié)油減排得效果量化,從2005年到2012年該項目為公司節(jié)油工8億加侖,節(jié)約的燃油成本超過20億美元。除此之外,航距的拉長、經停的減少也有助于降低單位成本。
燃油附加費對燃油成本增加的覆蓋率
- | 國航 | 南航 | 東航 | 春秋 | 吉祥 |
燃油消耗(百萬噸) | 6.8 | 7.6 | 6.0 | 0.7 | 0.7 |
國內燃油消耗(百萬噸) | 4.0 | 5.1 | 3.8 | 0.5 | 0.6 |
國內航油價格波動100元的成本波動(百萬元) | 403 | 506 | 383 | 50 | 60 |
國內航油價格波動100元對應的800km以下航線單位旅客燃油附加費波動(元) | 2.0 | 2.0 | 2.0 | 2.0 | 2.0 |
國內航油價格波動100元對應的800km以上航線單位旅客燃油附加費波動(元) | 3.8 | 3.8 | 3.8 | 3.8 | 3.8 |
國內旅客量(百萬) | 84 | 109 | 93 | 13 | 15 |
其中800km以下航線旅客占比 | 23% | 15% | 29% | 15% | 18% |
合計燃油附加費波動(百萬元) | 284 | 385 | 304 | 46 | 51 |
覆蓋率 | 70% | 76% | 79% | 92% | 86% |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際核心機場的非航空性業(yè)務收益率高達25%左右,并且非航空性收入在機場總收入所占比重在50%上,甚至達70%上;非航空性業(yè)務己逐漸取代航空性業(yè)務,成為國際核心機場盈利的主要來源。
全球主要機場收入結構比較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機場擁有土地、客貨流資源的特點決定了機場在客貨流量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有條件發(fā)展非航空性業(yè)務,非航空性業(yè)務為機場帶來收費以外的另一塊收入,非航空性業(yè)務按照市場規(guī)律運作,隨著業(yè)務量的擴大,客貨流資源日益豐富,非航空性業(yè)務收入具有比航空性業(yè)務收入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如候機樓內廣告媒體的價值和商業(yè)場所的租金都會因客流量的增長快速增值。
非航業(yè)務也已經成為國內樞紐機場的盈利重要來源,以是上海機場為例,2017年非航業(yè)務收入占比已經超過航空業(yè)務。根據(jù)此前公告,2018年3月T2航站樓免稅合約到期,重新招標后,參考首都機場和白云機場的招標情況,原扣點率為25%,若扣點率為35%,同比提升10pts。上海機場免稅銷售中香化占比高,香化產品相對單價和消費門檻低,受益居民消費升級、出境旅游增長需求增長快、彈性大;同時上海機場免稅店價格和經營優(yōu)勢顯著,有望推動免稅銷售額持續(xù)超預期。
國內機場收入結構比較
數(shù)據(jù)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免稅業(yè)務租金市場化、國內航線收費提價、未來時刻容量擴張,國內核心機場作為稀缺資源存價值重估空間較大。


2025-2031年中國民用航空運輸行業(yè)市場研究分析及未來發(fā)展?jié)摿蟾?/a>
《2025-2031年中國民用航空運輸行業(yè)市場研究分析及未來發(fā)展?jié)摿蟾妗饭财哒拢哞F時代航空客運行業(yè)發(fā)展機遇與挑戰(zhàn)分析,中國民用航空運輸行業(yè)重點企業(yè)經營分析,中國民用航空運輸行業(yè)前景預測與投資策略規(guī)劃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