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中國天然氣勘探開發(fā)投資額持續(xù)下降,天然氣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或將維持平衡偏緊供需格局【圖】

    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氣體,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包括油田氣、氣田氣、泥火山氣、煤層氣和生物生成氣等)。而人們長期以來通用的“天然氣”的定義,是從能量角度出發(fā)的狹義定義,是指天然蘊藏于地層中的烴類和非烴類氣體的混合物。在石油地質學中,通常指油田氣和氣田氣。其組成以烴類為主,并含有非烴氣體。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需求保持較快增長。2017年表觀消費量2,394億方,同比增長14.7%,重回10年增速均值。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天然氣占比僅為6.6%,與世界平均水平23.4%有較大差距,未來成長空間廣闊。

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單位:億立方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和中國一次能源消費中各類型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天然氣資源埋深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天然氣資源經濟可開采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天然氣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及近海等地區(qū)。根據自然資源部公布的《全國油氣資源動態(tài)評價(2015)》,處于淺層(≤2000米)的天然氣占比僅為10.6%。具有經濟開發(fā)價值的資源占比較低。根據三桶油披露的經濟可采量與自然資源部《2018中國礦產資源報告》發(fā)布的數據測算,目前我國天然氣經濟可開采占比不及50%。

    “十三五”期間財政部將煤層氣開采補貼提升至0.3元/方以及實行增值稅(11%)先征后退政策,山西省內企業(yè)還額外享受0.1元/方補貼。頁巖氣方面,開采補貼呈退坡趨勢,目前為0.3元/方。根據2018年9月《國務院關于促進天然氣協調穩(wěn)定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國家對非常規(guī)天然氣的政策補貼有望延續(xù)至“十四五”期間。補貼收入對開發(fā)企業(yè)利潤貢獻功不可沒。以山西煤層氣龍頭藍焰控股為例,2017年補貼收入2.6億元,增值稅退稅0.9億元,合計3.5億元,占該業(yè)務凈利潤的66.8%。

煤層氣和頁巖氣行業(yè)補貼政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國家能源局煤層氣“十三五”規(guī)劃目標,到2020年,五年間地面煤層氣抽采量將達到100億方,利用量90億方。但由于技術限制、油氣設備供應偏緊,預計到2020年僅能完成“十三五”目標70-80%,則2018-2020年復合增長率約15%。根據1.49-1.63元/方的市場價格推算,2020年煤層氣市場有望突破百億規(guī)模。

煤層氣“十三五”規(guī)劃

發(fā)展指標
單位
2017年
2020年
18-20年CAGR
新增探明地質儲量*
億方
680.9
4200
83.4%
煤層氣產量(地面)
億方
49.6
100
26.3%
煤層氣利用量(地面)
億方
43.9
90
27.0%
煤層氣利用率(地面)
88.5
90
0.7%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fā)的投資額持續(xù)下降,得益于政策支持和需求推動,2017年油氣開采業(yè)固定資產投資額才重拾增長(13.9%)。投資動力不足導致生產增長緩慢,疊加技術創(chuàng)新落后等因素,天然氣開采成本明顯高于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目前我國常規(guī)天然氣開采成本約0.5-0.7元/方,非常規(guī)氣開采成本約1.5元/方,而同期美國天然氣的市場平均售價(HenryHub價格)僅0.57元/方(2.96美元/Mbtu)。

我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yè)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歷年天然氣產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天然氣市場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或將維持平衡偏緊的供需格局。資源方在產業(yè)鏈中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在資源高度集中壟斷的狀況下,獲得氣源是掌握未來行業(yè)話語權的重要保障。主要受到進口高價管道氣拖累,目前天然氣上游開采方(主要為“三桶油”)的盈利空間有限。但隨著價改持續(xù)推進、中游管網實現獨立,資源價值將展現得愈發(fā)明顯。

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及產能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及產能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伴隨著能源升級以及“煤改氣”逐步推進,我國天然氣的消費量近年來維持兩位數增長。其中,自產氣和進口管道氣增長較為平緩,我國進口LNG自2015年以來迎來爆發(fā)式增長,尤其是在發(fā)生冬季“氣荒”的2017年,LNG進口量增速超過50%。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需求依然強勁,進口量達4156萬噸(約574億方),同比增長43%。

    目前全球正在運行的LNG產能達3.3億噸,在建產能7900萬噸。全球目前已投產的LNG大型液化項目達43個,在建19個,處于招標中的項目20余個。據預測,全球LNG產能將于2030年達到7.7億噸(約1.1萬億方),大部分來自于新建項目。從全球范圍來看,LNG或將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tài),為我國LNG的需求提供了有效保障。

全球各地區(qū)供需缺口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LNG產能及需求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截至2018年9月,我國已投產LNG接收站的接收能力達850億方,其中三桶油控股容量占比84.5%。對應2017年526億方的進口量,接收站的利用率為61.4%。另外,在建項目的接收能力約200億方,還有相當數量處于籌建階段。我國LNG市場方興未艾,暫行性需求短缺會帶來市場價格劇烈波動,貿易商從中賺錢豐厚利潤。隨著扶持政策出臺(降低貿易門檻、鼓勵民營參與),LNG市場引來多方投資熱潮。但受到政策落實不到位影響,目前多數LNG接收站處于核準審批或前期籌建階段。中海油漳州、迭福、寧波二期、中石化天津、廣匯啟東二期、新奧舟山等LNG接收站于2018年投產。

我國LNG需求與接收能力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9-2025年中國天然氣勘探行業(yè)市場運營模式分析及發(fā)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本文采編:CY303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文章轉載、引用說明:

智研咨詢推崇信息資源共享,歡迎各大媒體和行研機構轉載引用。但請遵守如下規(guī)則:

1.可全文轉載,但不得惡意鏡像。轉載需注明來源(智研咨詢)。

2.轉載文章內容時不得進行刪減或修改。圖表和數據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數據來源。

如有違反以上規(guī)則,我們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

版權提示: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

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在用潤滑油液應用及

監(jiān)控分技術委員會

聯合發(fā)布

TC280/SC6在

用潤滑油液應

用及監(jiān)控分技

術委員會

標準市場調查

問卷

掃描二維碼進行填寫
答完即刻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