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材料可分為發(fā)光材料和通用材料兩類,其中發(fā)光材料主要包括:紅光、綠光、藍光主體/客體材料等,通用材料主要包括電子傳輸/注入/阻擋層、空穴傳輸/注入/阻擋層等,核心材料為有機發(fā)光層和傳輸層材料。OLED材料由于技術壁壘較高,因此市場競爭小、毛利率高,目前主要被韓日德美等國企業(yè)壟斷。
受益于全球AMOLED面板產能的大規(guī)模擴充,OLED材料市場快速增長,據統(tǒng)計,2017年全球OLED材料市場規(guī)模為8.69億美元,2018年全球OLED材料市場規(guī)模在11.56億美元左右。
OLED材料分類及相應生產企業(yè)
材料分類 | 主要材料 | 生產企業(yè) |
發(fā)光材料 | 紅光主體材料 | UDC、陶氏化學、住友化學、日本東麗、默克、LG化學 |
紅光客體材料 | ||
綠光主體材料 | UDC、陶氏化學、住友化學、出光興產、新日鐵化學、斗山、日本東麗、默克、三星SDI | |
綠光客體材料 | ||
藍光主體材料 | 出光興產、保土谷化學、陶氏化學、JNC、Cynora、Kyulux | |
藍光客體材料 | ||
通用材料 | 電子注入材料 | 德山金屬、LG化學、三星SDI、日本東麗、保土谷化學、出光興產、陶氏化學 |
電子傳輸材料 | 德山金屬、LG化學、三星SDI、日本東麗、保土谷化學、出光興產、默克 | |
空穴注入材料 | LG化學、三星SDI、日本東麗、保土谷化學、JNC、默克、陶氏化學 | |
空穴傳輸材料 | 德山金屬、LG化學、三星SDI、日本東麗、保土谷化學、默克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OLED有機材料層的形成過程中,首先要將化學原料合成中間體,然后再合成粗單體(升華前材料),進一步升華提純形成升華材料,再由下游面板生產企業(yè)蒸鍍到基板上。
我國OLED材料企業(yè)技術積累薄弱,無核心專利產品,以仿制或者技術含量較低的中間體和單體粗品為主,供應給韓國、日本、美國、德國廠商,升華材料專利成為國外公司限制新進企業(yè)的主要門檻,
我國OLED材料市場概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國內OLED 中間體、單體粗品的供應商主要包括萬潤、瑞聯、惠成、阿格蕾雅、奧來德等,目前已實現規(guī)模量產并進入全球OLED 材料供應鏈。
隨著國內產業(yè)鏈的日趨成熟,強力新材、萬潤股份等,逐漸突破封鎖,已經具備生產部分 OLED 終端材料的核心技術和能力。
國內OLED材料廠商產品布局情況
國內OLED材料主要生產企業(yè)
公司名稱 | 主要產品(OLED材料) | 主要客戶 |
西安瑞聯新材 | 中間體 | DSNL、DOW、UDC、Merck、日本出光興產 |
濮陽惠成 | 中間體(藍光功能材料芴類衍生物) | 韓國企業(yè),萬潤股份 |
煙臺萬潤股份 | 中間體、單體粗品、升華材料 | DOOSAN、LG、DOW、國內面板企業(yè) |
陜西萊特光電 | OLED材料及中間體 | 韓國企業(yè) |
廣東阿格蕾雅 | 升華材料(空穴傳輸層、電子傳輸層),兼顧中間體 | 國內OLED面板企業(yè)及Merck |
吉林奧萊德 | 粗品、升華材料(空穴傳輸層、電子傳輸層),兼顧中間體 | CS-ESOLAR、上海和輝光電、國顯光電、維信諾 |
上海宇瑞化學 | 中間體 | 三星的材料供應商 |
江西冠能 | 中間體、單體粗品、升華材料 | 國內面板生產企業(yè) |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2012年我國OLED材料需求量約0.28噸,到2017年達到了0.93噸,2018年國內OLED材料需求量約2.11噸。預計到2020年我國OLED材料需求量將達到10噸。未來幾年國內OLED材料需求將迅猛增長。
2012-2018年中國OLED材料市場需求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8年全球OLED材料市場容量已經達到了11.56億美元, OLED材料在中國的發(fā)展也快速增長。目前已應用于商品化OLED產品的關鍵材料和技術被美國UDC、德國Merk、日本出光等外國公司壟斷,中國亟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成本、高性能材料和簡約器件及低成本制備工藝來改變現狀。
2012-2018年中國OLED材料市場容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國產企業(yè)有望從前端材料代工廠轉型升級為終端材料設計制造商,從30%毛利的OLED中間體、粗品領域切入到80%高毛利的終端材料領域。2018年國內OLED材料市場規(guī)模達到了9.6億元,其中,進口規(guī)模約9億元,國產產品規(guī)模約0.6億元。
2015-2018年中國OLED材料產品規(guī)模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OLED材料產業(yè)發(fā)展前景
OLED材料行業(yè)在國內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國務院、發(fā)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政府機構所出臺的多個政策文件中涉及了對于OLED材料行業(yè)的鼓勵或扶持性政策條文。
隨著國內技術水平提升,產業(yè)鏈發(fā)展進程加速,國內廠商開始積極布局OLED領域。國產面板廠商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集團、和輝光電、維信諾等也紛紛投入巨資建設G4.5~G11 OLED生產線,國內OLED生產線、OLED面板供給端的壟斷市場格局將被打破。未來3~5年,國內產能有望進入快速釋放期。據預測,2020年,國產廠商的OLED市場占有率將提升至20%。
2019年國內在建OLED面板產線
公司 | 世代 | 投資額(億元) | 產能(萬片/月) |
京東方 | 6 | 465 | 4.8 |
華星光電 | 6 | 350 | 4.5 |
和輝光電 | 6 | 273 | 3 |
信利國際 | 6 | 280 | 3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OLED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電視、電腦、平板、可穿戴設備、VR領域,OLED市場規(guī)模將不斷增長。
2019-2025年OLED材料市場規(guī)模預測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20-2026年中國OLED材料行業(yè)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OLED材料產業(yè)競爭現狀及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OLED材料產業(yè)競爭現狀及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共十章,包含我國OLED材料市場主要參與者經營分析,OLED材料行業(yè)風險分析及前景展望,OLED材料行業(yè)研究結論及投資戰(zhàn)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