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2020年增幅回升,對油價的影響增強
1、概況:全球原油消費穩(wěn)步增長,中美印是主要增長引擎
截止2018年,全世界探明天然氣儲量達到196.9萬億立方米,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2018年全世界十大探明天然氣儲量國(萬億立方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19-2025年中國原油行業(yè)市場深度評估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俄羅斯、伊朗、卡塔爾成為天然氣儲量最大的三個國家,分別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19.8%、16.2%、12.5%。
在這一年,中國天然氣新增探明地質儲量8311.57億立方米,總探明儲量世界排名提升2位,至第7位。
2018年是天然氣取得繁榮發(fā)展的一年,全年全球天然氣產量增長1900億立方米,增速達5.2%,是近三十年的最快增速之一。
2018年世界十大天然氣生產國(億立方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過去的一年里,得益于馬塞勒斯、海恩斯維爾和二疊盆地的頁巖氣爆發(fā),美國天然氣產量增長了860億立方米,貢獻了幾乎全球一半的產量增長,全年產量排名繼續(xù)霸榜首位,這顯示出了頁巖革命的威力。
2018年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長1950億立方米,增速達5.3%,為1984年來最快年增速之一。
2018年世界十大天然氣消費國(億立方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原油消費量穩(wěn)步增長,中國、美國、印度是需求增長的主要引擎。全球原油消費2000-2018年均復合增速1.46%,除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負增長外,其余年份均保持1%以上增速。2016-2018年全球原油消費增量為310.6萬桶/天,中國、美國、印度分別占比39%、25%、16%,是主要的增長引擎,歐盟雖占比8%,但2017-2018年負增長。
全球原油消費量(萬桶/天)及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2018年全球原油消費增量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中國:經濟增速略降但仍保持較高水平,新投產煉廠支撐需求增加
2018年,中國依然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約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費量的24%和全球能源消費增長的34%。至此,中國已經連續(xù)18年成為全球能源增長的最主要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去年一次能源增速4.3%,略高于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這與中國工業(yè)生產穩(wěn)步增長有關。
2018年中國能源消費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能源消費結構來看,中國能源消費正逐步升級。2018年中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首次低于60%,可能生能源、核電以及天然氣消費量明顯提升。
石油作為我國第二大能源來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少量增長?;趶妱诺男枨?,2018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突破了70%,為近五十年來最高。
天然氣方面,國內煤改氣等政策驅動下,天然氣消費增長高達18%。此外,中國在去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
2013年-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量溫和增長,共增長17995萬噸,增長63.82%。2018年3季度中國原油進口量有小幅度下降;2018年4季度中國原油進口量穩(wěn)步增長。
2019年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3923.3萬噸,同比增長17.8%。2019年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8182.5萬噸,同比增長12.4%。
在進口金額方面,2014年-2016年中國原油進口金額大幅度下降,下降48.99%。2017-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金額增長。2018年1-4季度中國原油進口金額逐漸增長,增長幅度逐漸加大。2019年2月中國原油進口金額為17234.8百萬美元,同比增長8.4%。2019年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金額為35934.4百萬美元,同比增長2.2%。
2013-2019年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3-2019年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金額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原油消費量持續(xù)較快增長。2000年至今中國原油消費量持續(xù)增長,2000-2018年均復合增速6.45%。當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和第一大消費增量國,20162018年貢獻全球消費增量的近40%。EIA、IEA、OPEC(以下稱“三大機構”)預測2019年中國原油需求增加55、54、35萬桶/天,2020年增加47、29、31萬桶/天。
中國原油消費量(萬桶/天)及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主要機構預測中國原油需求增量(萬桶/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9-2020年為中國煉廠新產能投放高峰期,支撐原油需求穩(wěn)步增長。預計“十三五(2016-2020)”期間,國內新增煉油產能1.2億噸,其中2019-2020年釋放產能最多,新增煉油產能將有力支撐國內原油需求持續(xù)增長。
我國大型煉化項目規(guī)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其他主要產品產能新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國內新建煉油產能及投產時間
投產年份 | 企業(yè)名稱 | 投資方 | 煉能變化 | 新增能力(萬噸/年) |
2017年 | 云南石化 | 中石油 | 0→1300 | 1,300 |
2017年 | 惠州煉廠(二期) | 中海油 | 1285→2385 | 1,100 |
2017年 | 珠海華峰 | 華陽經貿 | 120→620 | 500 |
2017年 | 合計新增煉能 | 2,900 | ||
2018年 | 華錦石化(擴建) | 中國兵器 | 600→1000 | 400 |
2018年 | 泉州石化(擴建) | 中化 | 1200→1500 | 300 |
2018年 | 浙石化舟山項目(一期) | 榮盛、巨化、桐昆等 | 0→2000 | 2,000 |
2018年 | 中東海灣煉化 | 香港華通、沙特阿美、SABIC | 0→1500 | 1,500 |
2018年 | 海南煉化二期 | 中石化 | 0→700 | 700 |
2018年 | 華北石化(改擴建) | 中石油 | 500→1000 | 500 |
2018年 | 合計新增煉能 | - | - | 5,400 |
2019年 | 恒力石化 | 大連恒力 | 0→2000 | 2,000 |
2019年 | 曹妃甸(一期) | 中石化 | 0→1500 | 1,500 |
2019年 | 新華聯合石油化工 | 新華 | 0→2637 | 2,637 |
2019年 | 中國兵器精細化工及1500 | 中國兵器、沙特阿美、鑫誠 | 0→1740 | 1,740 |
2019年 | 一泓石油化工 | 淺海 | 0→1800 | 1,800 |
2019年 | 中科大煉油 | 中石化 | 0→1080 | 1,080 |
2019年 | 合計新增煉能 | - | - | 10,757 |
2020年 | 古雷石化 | 中石化 | 0→120 | 120 |
2020年 | 大榭石化(改擴建) | 中海油 | 800→1400 | 600 |
2020年 | 旭陽曹妃甸石化 | 旭陽、中化 | 0→1700 | 1,700 |
2020年 | 大連福佳 | 福佳 | 0→2000 | 2,000 |
2020年 | 中化泉州 | 中化集團 | 1200→1500 | 300 |
2020年 | 洛陽石化 | 中石油 | 800→1800 | 1,000 |
2020年 | 盛虹石化 | 江蘇盛虹 | 0→1990 | 1,990 |
2020年 | 合計新增煉能 | - | - | 7,710 |
2020年后 | 揭陽石化 | 中委合資 | 0→2000 | 2,000 |
2020年后 | 東方石化 | 中俄合資 | 0→1300 | 1,300 |
2020年后 | 鎮(zhèn)海煉化(擴建) | 中石化 | 2300→3920 | 1,620 |
2020年后 | 上海漕涇 | 中石化 | 0→2000 | 2,000 |
2020年后 | 海南石化 | 中石化 | 800→1300 | 500 |
2020年后 | 華錦石化(新建) | 中國兵器 | 0→1500 | 1,500 |
2020年后 | 荊門石化 | 中石化 | 550→1000 | 450 |
2020年后 | 浙石化舟山項目(二期) | 榮盛、巨化、桐昆等 | 0→2000 | 2,000 |
2020年后 | 中石化金陵石化 | 中石化 | 0→1800 | 1,800 |
2020年后 | 中石化曹妃甸石化 | 中石化 | 0→1300 | 1,300 |
2020年后 | 廣東石化 | 中石油、委內瑞拉 | 0→2000 | 2,000 |
2020年后 | 中石油長興島 | 恒力 | 0→2500 | 2,500 |
2020年后 | 慶陽石化 | 中海油 | 300→600 | 300 |
2020年后 | 華通京港化工 | 沙特阿美等 | 0→1500 | 1,500 |
2020年后 | 合計新增煉能 | - | - | 21,070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的單位GDP原油消費量持續(xù)下降,但單位GDP增速對應的原油消費增量的波動中樞基本保持穩(wěn)定,2009年以來GDP每增長1%,原油消費量平均增加304萬噸/年,約合6.08萬桶/日。
中國GDP增長與原油消費量關系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9-2020年中國GDP增速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預計2020年中國原油需求增加35-45萬桶/天。受外部壓力增加、國內經濟增長動能轉換的影響,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分別為6.4%、6.2%、6.0%,呈持續(xù)下行趨勢。根預計2019、2020年中國GDP增速大致處于6.0-6.2%、5.7-6.0%之間。2020年中性假設GDP增速5.8%對應需求增長約35萬桶/天,疊加新增煉廠需求,預計2020年中國原油需求增加35-45萬桶/天,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原油需求增量占全球的比例將會逐漸降低。
3、美國:2020年原油需求持續(xù)增長
2012以來美國原油消費持續(xù)增長。美國經濟自2010年以來持續(xù)增長,2012年以來,美國頁巖油產量出現爆發(fā)式增長,帶動美國原油消費增加,疊加2010年以來美國經濟持續(xù)上行周期,2012-2018年美國原油消費量年均復合增速為1.7%。三大機構預測2020年美國原油需求增加22、20、15萬桶/天。
美國原油消費量(萬桶/天)及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主要機構預測美國原油需求增量(萬桶/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預計2020年美國原油需求增長20萬桶/天。美國單位GDP增速對應的原油消費增量自1985年以來持續(xù)穩(wěn)定。2009年以來GDP每增長1%,原油消費平均增加7.3萬桶/日。預計2020美國經濟增速明顯回落,中性假設GDP增速1.8%對應需求增加13.1萬桶/天,疊加近年美國能源消費中原油占比持續(xù)提升,預計2020年美國需求增長約20萬桶/天。
2019-2020年美國GDP增速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印度:有望保持經濟和原油消費中高速增長
經濟中高速發(fā)展助推印度原油消費持續(xù)較快增長。印度經濟、原油消費自2000年以來保持中高速增長,是全球原油消費增量的重要貢獻國家,2000-2018年原油消費量年均復合增速4.69%。三大機構預測2020年印度原油需求增加20、20、16萬桶/天。
印度原油消費量(萬桶/天)及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主要機構預測印度原油需求增量(萬桶/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預計2020年印度經濟增速大幅回升,原油需求增長約25萬桶/天。2009年以來印度GDP每增長1%,原油消費平均增加約3.5萬桶/日。2019年以來,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振經濟,包括向國有銀行注資、緩解影子銀行流動性、減稅等,預計將推動經濟增速回升。當前主流機構對2020年印度經濟增速預期介于6.9%-7.2%之間,對應原油需求增量24-25.2萬桶/天。
2019-2020年印度GDP增速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5、歐洲:經濟政策剩余空間大,2020有望復蘇
歐洲經濟政策可操作空間大,2020年有望復蘇,原油需求小幅增長5萬桶/天。當前歐洲主要經濟體財政赤字率均控制在2%以內,德國連續(xù)5年財政盈余(2018年美國、中國財政赤字水平分別為3.9%、2.6%)。歐洲各經濟體經濟政策可操作空間較大,有望在2020年溫和復蘇,預計2020年歐洲原油消費有望小幅增長5萬桶/天,且歐洲經濟復蘇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
歐元區(qū)經濟景氣指數和各行業(yè)信心指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歐元區(qū)財政赤字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9-2020年歐洲GDP增速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主要機構預測歐洲原油需求增量(萬桶/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7、全球: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較2019年略有回升
2019年經濟增速預期為近年來最低,拖累原油需求增長。IMF和OECD均下調19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預計19年經濟增速為近10年最低。主流機構年內持續(xù)下調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預測,10月EIA、IEA、OPEC預測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僅增加84、100、98萬桶/天(年初154、140、129萬桶/天)。
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百萬桶/天)預期值的變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大機構預測2020年全球原油供需增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0年全球經濟和原油需求增長預計均小幅回升。2020年,美國大選壓力導致現任政府將采取措施確保經濟平穩(wěn),中國預計將在20Q1達到通脹頂點,Q2政策落地推動經濟增速觸底回升,歐洲經濟有望溫和復蘇,印度經濟增速可能重回7%水平,新興經濟體持續(xù)復蘇。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將較2019年持平或略升,達到3%左右,原油需求增幅小幅提升。三大機構預測2020年原油需求增加130、120、108萬桶/天。
預計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加120萬桶/天。
全球原油需求增速與油價相關性較弱,而與GDP增速密切相關,全球單位GDP對應原油消費持續(xù)下降,但單位GDP增速對應原油消費增長基本穩(wěn)定。2011年以來GDP每增長0.1pct,全球原油需求平均增長約3.88萬桶/天。使用單位GDP原油消費量和單位GDP增速原油需求增量兩種指標,對悲觀、中性和樂觀三種情況的GDP增速進行測算:
假設2019年全球GDP增速2.2%-3.3%,對應的原油需求增量為85-130萬桶/天,中性假設GDP增速2.7%對應需求增加105萬桶/天。
假設2020年全球GDP增速2.2%-3.6%,對應的原油需求增量為85-140萬桶/天,中性假設GDP增速3%對應需求增加約120萬桶/天。
主要經濟組織預測的全球經濟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注:2019年前為實際增速,世界銀行與IMF統計口徑存在差異
根據單位GDP能耗預測的全球2019-2020年原油消費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單位GDP增速能耗預測的全球2019-2020年原油消費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8、其他因素:中東風險溢價提升,降息周期利好油價
中東不確定性風險溢價提升
沙特遇襲導致中東不確定性風險溢價提升,地緣政治風險需持續(xù)予以關注。9月沙特遇襲導致約570萬桶/天的產能暫時關停,遠大于2011-2013年期間利比亞、敘利亞、伊朗地緣政治沖突引發(fā)的減產幅度(150-250萬桶/天)。雖然沙特在9月底前基本恢復全部產能,但此次核心設備遇襲提升了市場對中東原油供給安全的擔憂,且10月以來土耳其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發(fā)動攻擊,伊朗局勢惡化(10月伊朗油輪遭遇導彈襲擊,11月7日伊朗計劃重啟鈾濃縮活動),導致市場對中東不確定性的風險溢價提升,后續(xù)建議持續(xù)關注該地區(qū)地緣政治風險。
2011-2013油價走勢(上圖,美元/桶)和同期利比亞、敘利亞、伊朗地緣政治動蕩導致的產量變化(下圖,百萬桶/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9年上半年,國際原油背離了傳統意義上的淡旺季,其走勢顯得無跡可尋,再次證明了油價的運行規(guī)律并非一成不變,因此在進行油價分析的時候,需要不斷調
整市場的聚焦點,而不能用“常態(tài)化”去對油價進行概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一季度,國際油價淡季不淡,走出了一波利好走勢。WTI和布倫特持續(xù)性走高,并雙雙于4月下旬達到了近5個月來的最高點,分別為66.30和74.57美元/桶。當季對油價起到支撐作用的,主要集中在中美經貿談判頻傳利好、美伊緊張關系可能導致的原油供應短缺,及OPEC積極維持減產協議。
源自2018年3月份的中美貿易戰(zhàn)在今年一季度出現良好的勢頭,截至一季度末,中美共進行了十輪商貿談判,官方消息稱:進展順利。中美兩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大經濟體,貿易戰(zhàn)一旦爆發(fā),將會嚴重拖累全球經濟的發(fā)展,因此兩國間的緊張關系一度緩和,令全球經濟壓力有所緩解,并支撐油價走高。
2018年11月初,美國針對伊朗再度發(fā)動了一場制裁,除了八個國家及地區(qū)取得了180天的豁免權外,其余國家均在美國的壓力下停止了采購伊朗原油。隨著半年豁免期限的臨近,一季度末美國宣布將取消八個國家及地區(qū)的豁免權,欲將伊朗的原油出口降為零。雖然伊朗方面表示不會妥協,且會出臺與各國的合作鼓勵措施,以積極應對美國的制裁,但數據顯示,伊朗5月原油出口量依舊大幅下滑至40萬桶/日。
OPEC方面依舊致力于維持減產成效,數據顯示OPEC4月份的減產執(zhí)行率為150%,其中減產較為明顯是沙特、安哥拉、加蓬、伊朗和伊拉克。5月份沙特原油日產量965萬桶,遠低于該國在全球減產協議中承諾的目標日產量,根據OPEC減產協議,沙特每日產量目標為1030萬桶。此外,俄羅斯方面在幾經周折后,5月份原油日產量下降至1111萬桶,創(chuàng)2018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
二季度,國際油價旺季不旺,并出現了幾輪跳水,直接拉低了市場的預期。當季由美國引發(fā)的全球經貿緊張關系,對油價形成了致命的打擊。中美貿易談判失利、美國欲加征歐盟關稅、美國警告墨西哥征收關稅……貿易戰(zhàn)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全球的經濟預期被一次次刷低,導致避險情緒升溫,原油市場前景令人堪憂。
5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發(fā)推文:從5月10日起,對價值2000億美元(約2728億新元)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調高至25%。該消息如一顆炸彈被空投到了全球金融市場,引發(fā)了全球經濟預期的迅速放空,除了黃金作為避險工具得到了提振外,其余金融產品全線潰退。此后中美第十一輪經貿談判失利,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6月1日起,對已實施加征關稅的600億美元清單美國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關稅稅率,分別實施25%、20%或10%加征關稅;對之前加征5%關稅的稅目商品,仍繼續(xù)加征5%關稅。
就在中美貿易戰(zhàn)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5月底美國總統特朗普又意外威脅對墨西哥,稱從6月10日開始將對全部墨西哥商品征收5%的關稅,如果其不解決非法移民問題,從7月1日起關稅將提高至10%,8月1日起提高至15%,9月1日起提高至20%,到10月1日提高至25%,并在之后維持在這一水平。而就在4月份的時候,美國也給歐盟開出了征稅罰單,準備對從歐盟進口的大約110億美元商品征收關稅。歐盟隨即開出了一份價值約2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清單,威脅加征關稅,美歐貿易戰(zhàn)暫時熄火。
進入2019年下半年后,國際原油市場或依舊難以擺脫經濟陰影,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維持低油價,或將貿易戰(zhàn)進行到底。OPEC+方面則可能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貿易利空因素,產油國對于減產的成效顯然是滿意的,因此不會坐視油價慘跌,繼續(xù)維持減產協議為大概率事件。即便如此,下半年的原油價格已經很難達到2018年的同期水平,預計WTI和布倫特的主流運行區(qū)間分別為45-70和55-75美元/桶。
美國庫存水平對油價有一定支撐
美國9月以來進入季節(jié)性累庫周期,但當前庫存水平對油價有支撐作用。美國煉廠檢修率提升,9月以來進入累庫季,但當前庫存在近5年中僅高于2016年同期,自2016年以來,美國商業(yè)原油庫存低于450百萬桶時,WTI油價中樞多位于55美元/桶以上,當前庫存水平對油價有一定支撐作用。
美國原油庫存變化(百萬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美國商業(yè)原油庫存(百萬桶)與國際油價(美元/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降息周期將利好油價表現
月差維持back結構,但近遠月價差收窄,對油價壓力有所緩解。遠期供需格局依賴OPEC+國家減產、美國產量增速以及全球宏觀經濟表現。當前近遠月價差仍然保持back結構,近遠月價差10月上半月持續(xù)收窄,下半月略擴,10月31日Brent、WTI近12月價差分別為-3.68、-3.01美元/桶,較9月底分別收窄0.87、0.95美元/桶,表明月差結構油價的壓力有所緩解,未來油價預期有小幅改善。
10月美元指數小幅回落,市場預期年內至少降息1次,降息周期利好油價表現。10月31日美元指數報97.31,較9月底降低2.09個基點。9月下旬開始,美國貨幣市場開始出現資金短缺,回購利率一度高達8.53%,10月美聯儲開始每月購買600億美元國債以增加流動性,并計劃一直持續(xù)至2020年中,導致近期美聯儲債務迅速增長。美聯儲分別于7月31日、9月18日和10月31日三次降息,降息周期美元走弱,長期利好油價表現。
Brent月差(美元/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WTI油價(美元/桶)及美元指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2020油市展望:需求溫和回升,消化美國增量,供需
維持緊平衡,中東風險溢價提升
主要假設:
1)供給:全年供給增加約110-120萬桶/天,其中OPEC協議國有望擴大減產15萬桶/天,伊朗、委內瑞拉相對2019年產量減少35萬桶/天,美國增產約120-130萬桶/天(包括凝析油),其他非OPEC國家產量增加40萬桶/天。此外,利比亞潛在的大幅減產(最高達50萬桶/天)或會導致2020年油市動蕩。
2)需求:全球需求增量約120萬桶/天,其中中國35-45萬桶/天,美國20萬桶/天,印度25萬桶/天,歐元區(qū)小幅增加約5萬桶/天,其他國家需求增加約35萬桶/天。
3)庫存:供需維持緊平衡,全年庫存小幅去化。
4)其他因素:中東不確定性風險溢價提升,美國當前庫存水平相對低位支撐油價,美聯儲降息周期將利好油價表現。
根據預測,2020年,受對中高油價的需要驅動,OPEC有較大可能擴大減產,伊朗、委內瑞拉產量維持低位,美國頁巖油產業(yè)訴求轉為效益導向,延續(xù)增速放緩趨勢,巴西和挪威小幅增產。需求端溫和復蘇,逐漸消化美國頁巖油增量,對油價的影響力將逐漸回升。中國20Q1有望通脹見頂,預計Q2政策落地刺激經濟增速觸底反彈,需求繼續(xù)保持增長;印度經濟增速回升,仍能保持經濟和原油需求較快增長;美國在11月大選前政府支撐經濟增長的意愿強烈;歐洲經濟政策操作空間大,2020年經濟有望復蘇,需求小幅增加。供給增幅收窄疊加需求溫和復蘇,預計全年原油供需維持緊平衡,Q2-Q3庫存有望小幅去化。
此外,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導致原油風險溢價提升;當前美國較低的庫存水平對油
價有支撐作用;潛在的美聯儲降息周期利好油市后續(xù)表現。利比亞潛在的大幅減產(最高達50萬桶/天)或會導致2020年內油價沖高。
預計2019Q4-2020Q1布油價格中樞為62-63美元/桶,2020Q2-Q3油價小幅上行,預計中樞66美元/桶,2020Q4美國經濟走弱預期可能使油價承壓,中樞下調至64美元/桶。預計全年價格中樞65美元/桶,波動區(qū)間55-75美元/桶。建議關注中東局勢、OPEC+后續(xù)減產協議變化、中美貿易局勢和主要經濟體經濟政策調整。
全球原油供需增量(百萬桶/天)及庫存預測(百萬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原油行業(yè)市場行情監(jiān)測及發(fā)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原油行業(yè)市場行情監(jiān)測及發(fā)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原油行業(yè)競爭格局分析,中國原油重點企業(yè)發(fā)展分析,2025-2031年中國原油行業(yè)發(fā)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