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人口老齡化率、城鄉(xiāng)常住人口、大陸男女人口、總人口性別比、育齡婦女情況及各年齡段人口分析[圖]

    中國大陸人口首次突破14億人,繼續(xù)坐穩(wěn)全球人口第一大國之位。70年前,中國總人口僅有5.4億人,經濟總量僅有358億人民幣。到2019年,我國大陸總人口增加到14億,GDP攀升到99萬億,這無疑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巨大奇跡。

1949-2019年中國大陸總人口走勢分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17日發(fā)布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

    2010-2016年我國每年出生人口從1592 萬增長到1786 萬,特別是受2013 年11 月起實施“單獨二孩”政策的影響,2014 年出生人口數量較2013 年增長47 萬人,人口出生率提高2.87 個百分點,2016年全面二胎放開以來,國內新生人口數激增,較2015年度增加131萬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

    2018 年末,我國總人口比上年末增加 530 萬人、達到 13.95億,需注意的是新出生人口卻出現了下降,全年共出生 1523 萬人,較上年減少 200 萬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2018年人口出生率下降至 10.94‰,201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0.48‰。2019年中國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2018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2019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至3.34‰。

2011-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走勢分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9年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及人口自然增長率情況分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而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占總人口的12.6%??側丝谑状瓮黄?4億人,而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卻創(chuàng)出新低,老齡化率創(chuàng)出新高。這是2020年代中國人口的基本面。

    值得注意的是,全年出生人口的下降態(tài)勢得到緩解。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較2018年減少58萬人,而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較2017年則減少200萬人。

    從城鄉(xiāng)結構看,城鎮(zhèn)常住人口8484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萬人;鄉(xiāng)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減少1239萬人;城鎮(zhèn)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zhèn)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

2019年中國城鄉(xiāng)常住人口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此外,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其中,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

2019年末中國大陸男女人口分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總人口性別比已連續(xù)多年走低。2015年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2、2016年為104.98,2017年104.81,2018年為104.64。數據還顯示,2006年,中國大陸男性比女性多4008萬,隨后該差距逐步縮小,至2019年男女人數差距降為3049萬。

2015-2019年中國總人口性別比分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由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人口數據,其中提到:截止2019年,中國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了3047萬!隨著社會化進程,女性人口是在不斷提高的。

中國男性比女性多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男多女少,可60歲以上女性居多。在60歲以內的任意年齡段,都是男性人口大于女性人口,卻在60歲以上年齡段,女性比男性多。這說明什么?男性沒有女性長壽,所以男同胞們在年輕時,拼搏歸拼搏,也要更多關愛自己的身體,身體是第一生產力。

中國各年齡段男女比例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微觀看人口,宏觀看人口增長率。我們從表中可以看到,雖然中國人口達到了14億之多,但中國的人口增長率卻是逐年降低的,這并不是一個十分積極的信號。

2014-2019年中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一個國家的現在看中老年,一個國家的未來看青少年。人口增長率持續(xù)下滑的背后,是因為育齡群體的比例下滑。

中國育齡婦女情況分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種子少了,果實自然也會減少。再者,隨著女性在職場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女性在家庭中需要承擔的原本角色,兩者相加便會使其越來越不堪重負。我們以前常說男人養(yǎng)家糊口、負重前行,但女性實際上扮演的角色壓力不一定就低于男性,甚至高于男性,折頁導致了很多育齡婦女選擇不生小孩或晚生。

    2019年末,全國0-15歲人口為24977萬人,占總人口的17.8%;16-59歲人口為89640萬人,占64.0%;60歲及以上人口為25388萬人,占18.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7603萬人,占12.6%。與2018年末相比,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減少89萬人,比重下降0.28個百分點;老年人口比重持續(xù)上升,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增加439萬人,比重上升0.2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增加945萬人,比重上升0.64個百分點。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勞動年齡人口總量仍近9億人,仍有7.7億就業(yè)人口。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好現有勞動年齡人口和就業(yè)人口的作用,通過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斷優(yōu)化和提升人口素質,把人口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

2019年中國各年齡段人口構成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全球來看,中國繼續(xù)坐穩(wěn)全球人口第一大國之位。不過,人口自然增長量一直處于放緩態(tài)勢,1999年全國人口增長超千萬人,2018年凈增長530萬,2019年僅增長467萬人。如果這一態(tài)勢持續(xù),未來有可能出現總人口負增長的情形。在中國之后,印度以13.5億的人口位居全球第二。需要提醒的是,印度生育率依舊高企,未來十年內總人口有望反超中國。在中國、印度之后,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孟加拉國、俄羅斯、日本。然而,根據聯合國發(fā)布的報告,全球正在普遍面臨人口增長放緩的問題。從2010年起,全世界有27個國家或地區(qū)人口的數量至少下降了百分之一。其中,最典型的當屬日本。2019年,日本出生人口僅為86.4萬人,創(chuàng)下1899年以來的新低。而當年死亡人口高達137.6萬人,這意味著日本當年人口負增長51.2萬人。這已經是日本人口連續(xù)9年負增長,總人口已從2008年的1.28億下滑到如今的1.26億。這無疑是包括我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需要警惕的現象。

    與總人口再創(chuàng)新高相比,出生人口卻再創(chuàng)新低。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與2018年的1523萬相比減少58萬人。與2016年全面二孩放開之后的1786萬人相比,整整減少321萬人。

    近年來男女人口數量差距持續(xù)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新生兒童的男女比例較過去更加平衡,使得總人口性別比例得到改善。

    老齡化率再創(chuàng)新高,人口結構問題業(yè)已成為全社會難以承受之重。2019年,我國的老齡化率已經達到12.6%,相比2018年的11.9%,再增0.7個百分點,離14%的深度老齡化門檻越來越近。

    一般而言,65歲以上人口比例在7%以上為老齡化社會,14%以上為深度老齡化,20%以上為超級老齡化。老齡化加劇,不僅意味著勞動力減少、儲蓄率下降,更意味著養(yǎng)老金壓力的與日俱增。早在2016年,青海、吉林、內蒙古、河北、湖北、遼寧、黑龍江7省份養(yǎng)老金就已出現收不抵支,而黑龍江更是耗盡所有歷史結余。在所有省份中,只有廣東、江蘇、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依舊有養(yǎng)老金結余。正因為這一點,前不久,《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guī)劃》出臺: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改善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勞動力有效供給??梢?,應對老齡化,已經成為新的國家戰(zhàn)略。

2018-2019年我國人口老齡化率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人口,關乎未來。人口不是負擔,而是資源。無論人口增長態(tài)勢放緩,還是出生人口不斷下滑,無論是勞動力人口占比減少,還是老齡化率再創(chuàng)新高,對于經濟和資產投資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對城市來說,當人口紅利不復存在,搶人大戰(zhàn)就成為必然選擇。從爭搶高學歷人才到爭搶勞動力人口,搶人大戰(zhàn)只會越來越白熱化。對個體來說,隨著人口增勢放緩,人口流動的去向無疑更為重要。勞動力往哪里去,年輕人奔向哪里,哪里就是經濟產業(yè)乃至房地產支撐之地。對于社會來說,無論是為了經濟長遠發(fā)展,還是為了緩解老齡化壓力,抑或為了防范資產泡沫,提高生育意愿、優(yōu)化人口結構都是當務之急。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的《2020-2026年中國共享經濟平臺行業(yè)市場供需規(guī)模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本文采編:CY315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文章轉載、引用說明:

智研咨詢推崇信息資源共享,歡迎各大媒體和行研機構轉載引用。但請遵守如下規(guī)則:

1.可全文轉載,但不得惡意鏡像。轉載需注明來源(智研咨詢)。

2.轉載文章內容時不得進行刪減或修改。圖表和數據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數據來源。

如有違反以上規(guī)則,我們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

版權提示: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

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在用潤滑油液應用及

監(jiān)控分技術委員會

聯合發(fā)布

TC280/SC6在

用潤滑油液應

用及監(jiān)控分技

術委員會

標準市場調查

問卷

掃描二維碼進行填寫
答完即刻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