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面陽澄湖大閘蟹多為冒牌,商家賣蟹券后玩消失?今年你入大閘蟹券了嗎?[圖]

    堵,不如疏,多年的打假后,陽澄湖當?shù)亻_始為周邊的“假陽澄湖大閘蟹”建立身份。

    這里所謂的“假陽澄湖大閘蟹”,也產自陽澄湖鎮(zhèn),只不過它們并不在湖里長大,而是周邊的蟹塘。因為蟹苗、餌料都一樣,口感差別也不大,這些大閘蟹之前常被扣上各種防偽扣,冒以“陽澄湖大閘蟹”的名號售賣。

    隨著陽澄湖因保護水質逐年減產大閘蟹,陽澄湖周邊的塘蟹成為市場主力。如何在保護陽澄湖大閘蟹品牌的同時,又能讓周邊塘蟹打開市場,成為當?shù)乇O(jiān)管部門的難題。

    “既然是和陽澄湖大閘蟹同源,那就建立身份,另立一個品牌。”蘇州市相城區(qū)陽澄湖大閘蟹商會會長張全根,對于新成立的品牌很有信心,畢竟陽澄湖周邊的塘蟹,與陽澄湖里的大閘蟹同根同源,品質能有保證。

    10月12日,這些原本被很多蟹商用作假冒陽澄湖大閘蟹的塘蟹,有了統(tǒng)一的身份——“湘城牌大閘蟹”。蘇州市相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四分局負責人司建青說,“如果這些塘蟹再沒有身份,造假者會越來越多。”

    ▲2019年9月4日,江蘇省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養(yǎng)殖區(qū),成片的圍網將水域格成方塊。當?shù)亟榻B,為保護水質,陽澄湖養(yǎng)殖面積已逐年減少。
品牌生態(tài) “陽澄湖”金字招牌背后的蟹市困局

    隨著陽澄湖因保護水質逐年減產大閘蟹,陽澄湖周邊的塘蟹成為市場主力。如何在保護陽澄湖大閘蟹品牌的同時,又能讓周邊塘蟹打開市場,成為當?shù)乇O(jiān)管部門的難題。

    假冒蟹“開湖”前就已上市

    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都是在每年“開湖”之后上市。

    陽澄湖“開湖”,是一個啟動陽澄湖大閘蟹捕撈的儀式。在開湖當天,各大蟹商集結于陽澄湖,爭收陽澄湖大閘蟹。

    開湖時間根據(jù)每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生長情況而定。2018年9月21日,陽澄湖開湖。2019陽澄湖開湖時間定為9月23日,中秋節(jié)后。

    九月初,蘇州的幾大大閘蟹市場內開始忙碌起來。9月3日,蘇州相城區(qū)鳳陽路大閘蟹專業(yè)市場內,多數(shù)蟹商已經開始營業(yè),店內的蟹池里放了重量不等的大閘蟹,不時有消費者前來購買。

    市場內蟹商程英(化名)稱,她家銷售的是正宗陽澄湖大閘蟹,雖然沒到開湖時間,但是已經將一部分捕撈出來銷售,“現(xiàn)在就是為了嘗鮮。”
但多位蟹商否認程英的說法:“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現(xiàn)在還在脫殼呢,怎么可能賣。”他們認為,程英所賣的大閘蟹,多半是先于陽澄湖區(qū)域成熟的外地蟹。

    “沒有人能很準確地分清大閘蟹是真的陽澄湖貨還是外地貨,”同為鳳陽路市場蟹商的李鑫(化名)說,這是一直以來當?shù)仃柍魏箝l蟹造假的常態(tài),就算是做了10多年大閘蟹生意的他,也分不清。

    通常被用作假冒陽澄湖品牌的大閘蟹,多來自于興化、高淳以及陽澄湖當?shù)仞B(yǎng)殖池塘。這些大閘蟹都是同一品種,唯一的區(qū)別就是“生長環(huán)境不一樣”。

    “去年九月,新京報記者來暗訪后,市場內好多家用外地蟹冒充陽澄湖的都被查了。”李鑫說,過了一年,這個情況依舊存在。

    程英的店里,她自稱所銷售的大閘蟹是自家在陽澄湖里養(yǎng)殖。一只3兩的大閘蟹單價為48元,客戶購買的時候,帶上“陽澄湖大閘蟹”的包裝盒,或者是帶上自家做的防偽蟹扣,一盒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就包裝完成。

    程英的蟹店里,印有“陽澄湖大閘蟹”字樣的包裝被放在過道里,“因為現(xiàn)在查得嚴,使用這個包裝是違法的,所以藏了起來。”

    除了鳳陽路大閘蟹專業(yè)市場內,在陽澄湖度假區(qū)的新蟹王市場內,多家銷售大閘蟹的門店均藏有印有“陽澄湖大閘蟹”字樣的包裝,并配上自家的防偽蟹扣。

    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yè)協(xié)會新聞辦公室負責人姚水生介紹,“現(xiàn)在(開湖之前)不可能存在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銷售,要是有,一定是假貨。”

    ▲9月3日,蘇州新蟹王市場,一微商在蟹鋪前直播賣“正宗陽澄湖大閘蟹”,但此時尚未開湖。

    假蟹難禁持久打假

    蘇州當?shù)貙τ诩倜瓣柍魏箝l蟹,多年來一直持續(xù)打假。

    新京報記者從相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四分局處了解到,新京報去年報道蘇州當?shù)仃柍魏箝l蟹造假亂象后,當?shù)卦?月至12月間進行多次查處行動,線下共檢查大閘蟹經營戶892家,責令違規(guī)使用“陽澄湖大閘蟹”店招牌的經營戶當場拆除廣告牌228處。沒收違規(guī)使用“陽澄湖大閘蟹”字樣的包裝盒、包裝袋1.5萬余只,泡沫盒蓋600余只。

    “這是一場持久打假。”相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四分局負責人司建青稱,從去年被報道并進行查處后,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他們又在線上對209家大閘蟹電商企業(yè),321個網點進行全面排查,對63家大閘蟹經營企業(yè)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8家大閘蟹經營戶立案調查。

    相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四分局執(zhí)法中隊中隊長趙軍則介紹,在整個行動中,“光是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都有223份,罰款金額達到228萬元。”
趙軍說,陽澄湖大閘蟹的打假不同于服裝或者是其他有檢測標準的食品,“造假很容易,卻很難固定證據(jù),如果把一只外地蟹偷偷運到市場,再和其他正品放在一起,無法分辨,也檢測不出來。”

    在鳳陽路大閘蟹專業(yè)市場和陽澄湖度假區(qū)新蟹王市場內,此前標注“陽澄湖大閘蟹”的門店均關門,招牌被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為了維護地理標志,不能再讓一些門店使用陽澄湖大閘蟹做廣告了,”趙軍稱。

    據(jù)介紹,今年7月,相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四分局對鳳陽路、消涇、新蟹王大閘蟹交易市場以及部分電商代表180余家大閘蟹經營戶進行集中約談。就在臨近“開湖”的9月初,相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四分局成立大閘蟹巡查小組,對上述三個大閘蟹銷售市場進行檢查,查扣違法使用“陽澄湖”大閘蟹包裝袋1100余只,對1起涉嫌虛假宣傳的進行立案查處。

    “陽澄湖大閘蟹這個金字招牌需要保護,但是近年來不斷有商家假冒陽澄湖大閘蟹,”蘇州市相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四分局負責人司建青說,“假貨對品牌產生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會波及當?shù)氐男忿r,破壞大閘蟹市場。”

    塘蟹一堤之隔難獲金字招牌

    在被用于假冒陽澄湖品牌的大閘蟹中,興化蟹、高淳蟹都是外地蟹,也屬于地理標志產品,只是名氣沒有陽澄湖大閘蟹大,而原產自陽澄湖鎮(zhèn)當?shù)氐奶列犯鼘擂?,既沒有自己的品牌,也不能稱之為陽澄湖大閘蟹。

    在陽澄湖的中心地帶,大片水面被竹竿和圍網分隔成四四方方的區(qū)域,這是大閘蟹的養(yǎng)殖區(qū)。每到捕撈季節(jié),不時能看到大閘蟹舉著大鉗,掛在網上。

    “巔峰時期,陽澄湖上曾有14.2萬畝的圍網,如今僅剩下1.6萬畝,養(yǎng)殖面積不到原來的八分之一。”相城區(qū)陽澄湖大閘蟹商會會長張全根介紹,在陽澄湖養(yǎng)殖區(qū),一畝圍網中至少會放入1000個蟹苗,投放大量飼料喂養(yǎng)蟹苗時,會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導致水體污染,加上陽澄湖是主要的飲用水源地。出于保護水質的需要,近年來,陽澄湖的圍網面積一再縮小。

    為了向市場輸送數(shù)量更多的大閘蟹,陽澄湖周邊開始大力推廣池塘養(yǎng)蟹,塘蟹的產量也超過了湖蟹。但是,這些產地為陽澄湖沿湖地區(qū),并且使用陽澄湖水養(yǎng)殖的大閘蟹,卻無法獲得“陽澄湖”的身份。

    司建青回憶,曾有塘蟹養(yǎng)殖戶找監(jiān)管部門反映,同樣的水源、同樣的地域所養(yǎng)殖的大閘蟹,為什么一個稱為陽澄湖大閘蟹,另一個卻只能叫大閘蟹?司建青介紹,按照原國家質檢總局的批復,劃定蘇州陽澄湖大閘蟹原產地域范圍為蘇州市自然形成的陽澄湖水域,共計113平方公里。

    也就是說,只有產自陽澄湖里的才能稱為陽澄湖大閘蟹,湖邊哪怕一堤之隔的池塘所產,都不能叫陽澄湖大閘蟹。

    兩者相近的養(yǎng)殖成本,因為身份問題,價格卻相差數(shù)倍。

    在陽澄湖指定水域養(yǎng)殖大閘蟹的鮑建華,在湖邊也有自己的養(yǎng)殖池塘。鮑建華告訴新京報記者,一只3兩重的陽澄湖大閘蟹母蟹和4兩的公蟹,市場價可達到80元以上,而同樣規(guī)格的塘蟹,單只價格僅40元左右。

    記者從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yè)協(xié)會獲悉,陽澄湖周邊還在進行標準化池塘改造?,F(xiàn)在養(yǎng)殖池塘面積超過7萬畝,是湖內圍網面積的四倍多,其中近4萬畝已經完成標準化改造。張全根告訴新京報記者,“陽澄湖沿湖地區(qū)養(yǎng)殖的螃蟹已經要以萬噸計算。”

    張全根則稱,相比于湖蟹,塘蟹的蟹苗、水源、餌料也都一樣,甚至地理環(huán)境也是一樣的,“養(yǎng)殖戶對品牌差異和不滿,也找過商會,但是地理標志產品的問題也需要保護,所以不能把塘蟹納入陽澄湖大閘蟹品牌名稱中去。”

    ▲10月12日,陽澄湖鳳陽路市場,賣家展示的陽澄湖大閘蟹(左)與“湘城”牌大閘蟹(右)。

    蟹鎮(zhèn)的品牌保護困局

    正宗陽澄湖大閘蟹產量逐年減少,而陽澄湖周邊塘蟹的產量卻大幅增加,無疑讓陽澄湖大閘蟹這塊金字招牌的保護問題,在眾多假冒行為中更為棘手。

    “本地的塘蟹是優(yōu)質的,”司建青稱,“和陽澄湖大閘蟹相比,陽澄湖鎮(zhèn)的塘蟹從外觀、營養(yǎng)成分等方面沒有明確的法定指標能夠檢測區(qū)分出來,僅僅因為生長的環(huán)境不同會有一些差異。”

    “陽澄湖的品牌要想保護,不僅要進行打假、執(zhí)法,還要從根源上去考慮問題,”相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四分局執(zhí)法中隊長趙軍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我們此前發(fā)現(xiàn)的當?shù)匦忿r造假是因為塘蟹沒有好的身份,同成本,同規(guī)格,同質量的螃蟹在價格上存在很大差異,致使很多人去不斷觸碰法律紅線。”

    張全根介紹,成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現(xiàn)稱“地理標志產品”),代表著陽澄湖大閘蟹獨具特色的品質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同時規(guī)范了“陽澄湖大閘蟹”這一名稱使用的條件,在品類繁多的蟹產品中為陽澄湖打響了品牌。但現(xiàn)在,曾經的利好政策在市場作用下,在湖蟹減產的背景下,似乎已經成為束縛陽澄湖大閘蟹這一品牌發(fā)展壯大的重要因素。

    9月中旬,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yè)協(xié)會新聞辦負責人姚水生曾向新京報記者提到,“要想保護好品牌,可以考慮擴大原產地保護范圍。”

    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yè)協(xié)會推廣“廣義陽澄湖大閘蟹”的概念,即陽澄湖包括周邊流域內的池塘里養(yǎng)殖出來的優(yōu)質大閘蟹,都可以叫“陽澄湖大閘蟹”。

    然而,新京報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消費者表示無法接受塘蟹擁有“陽澄湖大閘蟹”的身份,而且這也違背了當初申請“地理標志產品”的初衷。

    最終,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yè)協(xié)會“妥協(xié)”,想出辦法,建議商家在宣傳時不要采用“某某牌陽澄湖大閘蟹”的說法,只寫“某某牌大閘蟹,產地陽澄湖”,避免違反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guī)定。

    “湘城”牌大閘蟹的誕生

    推廣“廣義陽澄湖大閘蟹”概念行不通,陽澄湖大閘蟹的保護和陽澄湖塘蟹的出路該何去何從?

    在從嚴監(jiān)管“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志產品的同時,陽澄湖鎮(zhèn)政府及職能部門也在思考,如何引導本地蟹農合法經營,既避免法律風險,又能抱團做大?

    “近段時間來,我們在探索一個堵疏結合的辦法,杜絕‘陽澄湖’大閘蟹線上線下滿天飛的亂象。”10月11日,相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四分局負責人司建青表示,如果將當?shù)氐膬?yōu)質塘蟹推廣成品牌,并且形成一個集體商標,那么造假源頭就能解決一部分。

    這種背景下,“湘城牌”大閘蟹應運而生。

    相城區(qū)陽澄湖大閘蟹商會制定《陽澄湖鎮(zhèn)“湘城”牌大閘蟹管理制度(試行)》,授權會員單位使用“湘城”牌集體商標,共同培育打造本地優(yōu)質塘蟹知名品牌,解決本土優(yōu)質塘蟹身份難認證的出路。

    相城區(qū)陽澄湖大閘蟹商會會長張全根介紹,按照商會制定的《陽澄湖鎮(zhèn)“湘城”牌大閘蟹管理制度(試行)》和《湘城牌注冊商標授權使用協(xié)議》,在通過嚴格審核養(yǎng)殖水面、公司住所、信用記錄等方面內容的基礎上,第一批確定了68家相城區(qū)陽澄湖大閘蟹商會會員單位授權使用“湘城”牌注冊商標,上述68家授權使用單位共擁有陽澄湖鎮(zhèn)標準化改造池塘約6000畝,預計產量在480萬只。由商會統(tǒng)一印制專用防偽標識、標簽,按核定面積產量發(fā)放專用防偽標識;嚴格按照《管理制度》規(guī)定授權使用單位建立臺賬、產銷數(shù)量報備、食品安全、商標使用等方面義務和責任,建立內部懲戒和淘汰制,嚴格內部管理約束。

    10月11日上午,相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四分局,剛開完會的司建青告訴新京報記者說,“如果湘城牌大閘蟹品牌推廣了,產地造假的問題也會有很好的轉變。”

    一旁的趙軍也表示,陽澄湖大閘蟹的金字招牌要留,但是也不能阻礙優(yōu)質的產品走向市場。
探 訪 北京市面陽澄湖大閘蟹多為冒牌

    記者探訪多家商超,部分商家仍打著“陽澄湖大閘蟹”的名義,售賣其他產地的大閘蟹

    從“洗澡蟹”到“過水蟹”,外地蟹傍上“陽澄湖大閘蟹”的名頭,蟹價就能上漲。早在2006年,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就采取發(fā)放防偽蟹扣的方式來規(guī)范市場,但假蟹扣貼牌等亂象仍未被杜絕。

    2018年9月,新京報記者曾探訪了北京多家水產市場、超市及專賣店,發(fā)現(xiàn)僅一家所售的陽澄湖大閘蟹,有官方認可的防偽蟹扣。在京深水產市場內,甚至有商戶銷售用于仿冒“陽澄湖大閘蟹”的蟹扣及包裝。

    陽澄開湖,新蟹又出。今年北京的海鮮市場上,假冒亂象是否存在?近幾日,新京報記者再次探訪發(fā)現(xiàn),此類亂象盡管較之前有所改觀,但仍有少數(shù)商家,打著“陽澄湖大閘蟹”的名義,售賣其他產地的大閘蟹。

    大閘蟹出湖后難辨產地 掃碼可驗明正身

    正如蘇州市相城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四分局執(zhí)法中隊隊長趙軍所言:從褲兜里拿著一只螃蟹,扔進陽澄湖里,再撈出來,沒人能辨的這只螃蟹到底是不是陽澄湖大閘蟹。

    與江蘇興化、高淳等地所產的大閘蟹相比,除了生長環(huán)境不同外,陽澄湖大閘蟹所用的蟹苗、投喂的食物都一樣。“不光從外觀上無法辨別,即使是蒸熟了吃,也分不出好壞。”一位從事蟹業(yè)10多年的人士稱,正是螃蟹的這一特殊性,加上陽澄湖大閘蟹名聲在外,“過水”、“貼牌”冒充陽澄湖大閘蟹的現(xiàn)象比較多,如今只能靠正規(guī)的“蟹扣”辨認。

    今年9月20日,陽澄湖大閘蟹開湖之前,蘇州市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就召開了一次新聞發(fā)布會,通報了2019版陽澄湖大閘蟹防偽蟹扣的樣式。與往年橢圓樣式的蟹扣不同,新版的蟹扣呈長方形。正面為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識,反面為防偽編碼信息及銷售主體品牌或簡稱。

    除了從外形上辨別外,消費者還可以使用掃碼、網絡、微信、電話四種渠道,查驗買到的陽澄湖大閘蟹是否正宗。掃碼后,進入“2019年陽澄湖大閘蟹專用標識查驗平臺”既可見銷售公司的名稱及品牌,也可看到被查詢的次數(shù)。

    此前,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保護委)工作人員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稱,每年陽澄湖大閘蟹開捕前,該部門就會按照預計產量做好蟹扣,捕撈上岸后,就會安排專人在現(xiàn)場發(fā)放。也就是說,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出水就已戴上這款官方蟹扣了,“這是目前唯一的官方防偽蟹扣,除此之外的任何蟹扣我們都不認可,甚至可以以假冒產品論。”

    ▲10月13日,盒馬紅蓮店,店內擺放的正品陽澄湖大閘蟹,蟹重及價格標注清楚,并帶有正版蟹扣。

    探訪10余店 僅一品牌超市蟹扣為真

    10月11日至13日,新京報記者在北京走訪多個水產市場、超市及大閘蟹專營店,雖然商家自稱售賣的螃蟹為陽澄湖大閘蟹,但多數(shù)商家所售螃蟹加裝的蟹扣,均非保護委所發(fā)放的蟹扣,且多為在店內臨時加裝。

    某知名超市供應陽澄湖大閘蟹的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稱,正規(guī)的陽澄湖大閘蟹蟹扣,是在螃蟹出水后就扣在螃蟹身上的。北京的店內臨時加裝蟹扣的,均非正品陽澄湖大閘蟹。

    探訪中,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商戶所加裝的用于冒充陽澄湖大閘蟹的蟹扣分為三種。一種為蟹企自制的蟹扣,掃碼后進入的是企業(yè)自有的溯源網址;另一種則為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xié)會監(jiān)制蟹扣,掃碼后進入協(xié)會的溯源網址,顯示有產地等信息。最次的一種蟹扣,雖然背面帶有二維碼,但表面模糊,掃碼無法識別。

    相對規(guī)范的大型超市內,有商家將蘇州清水蟹與陽澄湖大閘蟹,分類擺放,單只螃蟹的標價相差數(shù)十元。10月13日,沃爾瑪超市五棵松店內,擺放有陽澄湖大閘蟹的價簽,但未見擺放有大閘蟹。工作人員稱,當日無貨,需要的話可提前訂購,供應的貨為戴著正品蟹扣的大閘蟹。

    新京報記者僅在盒馬鮮生的多個門店內,見到了佩戴有2019版的陽澄湖大閘蟹正規(guī)蟹扣的螃蟹。在店內的大閘蟹擺放區(qū)域內,佩戴新版長方形蟹扣的陽澄湖大閘蟹被單獨擺放一列,價簽中除了清楚地標明了價格外,還標注有螃蟹的重量。而非陽澄湖的大閘蟹,則標注了品牌及規(guī)格,進行售賣。

    ▲10月13日,大洋路海鮮市場,一商家店內打出陽澄湖大閘蟹的標識,商家稱現(xiàn)場加裝蟹扣,但記者看到,所裝蟹扣為橢圓 形,非官方認定的2019版蟹扣。

    鏈 接

    收錢玩消失 商家發(fā)“空頭”蟹券

    正是蟹肥時節(jié),市場上各種規(guī)格的大閘蟹正處于熱賣之中,因為能預約提貨送貨,蟹券也很受客戶青睞。在各大電商平臺,蟹券銷售火爆,多種蟹券月銷量超5000份,但新京報記者發(fā)現(xiàn)其中不少蟹券標價虛高,標價3688元的各種折扣后,實際到手僅248元。

    蟹券商家低價攬客背后,也存在很多消費陷阱。有不少顧客反映,花錢買了蟹券,卻吃不到螃蟹,有消費者預約提貨后,被商家以“捕撈晚”、“缺貨”等借口推諉搪塞,拖了一年都沒提到貨。還有商家出售蟹券后玩消失,不發(fā)貨、不退款、不出聲,蟹券真的成了一紙空券。對此,有網絡灰產研究者直言,這種收錢玩消失的商家,屬于典型的玩網絡欺詐套路玩家。

    標價虛高:3688元蟹券實價僅248元

    蟹券在電商平臺銷售火爆。10月13日,記者瀏覽某電商網站,檢索大閘蟹禮券,出現(xiàn)的商品有100頁之多。其中一款售價299元的蟹券銷量較高,月銷量超過5000份,商家稱這款蟹券的總銷量已經超過27萬份。

    “陽澄聯(lián)合旗艦店”的一款大閘蟹禮券價格3688元,促銷價598元,另外還有滿598元減350元的店鋪活動,即價格3688元的蟹券,實際到手價僅248元。

    另一家“湖中之王”網店顯示,3988型大閘蟹禮券有8只螃蟹,規(guī)格是公蟹5.0兩、母蟹3.5兩,原價3988元,促銷價只要568元,還有滿499減200的活動。

    網店蟹券標價虛高并非個例,記者隨機統(tǒng)計了10家出售蟹券的網店,標價從500到3000多元不等,實際購買的價格卻只有98元至200多元。

    一位大閘蟹禮券網店客服坦言,“購買蟹券不需要看標價,直接以優(yōu)惠后的價格為準。如果購買量大,網店還能在優(yōu)惠價格上再優(yōu)惠10元到20元。”

    收到蟹券后,有的消費者也受到蟹券上標的數(shù)字誤導。不少蟹券上寫著2888、3888等醒目字樣,有的消費者將數(shù)字誤以為蟹券的面值。

    “2888、3888這些數(shù)字不是蟹券的面值,只是蟹券的型號,不同型號對應螃蟹規(guī)格數(shù)量不同。”一家出售陽澄湖大閘蟹蟹卡的網店客服表示。

    “商家就是特意把吉利數(shù)字印在蟹券上,為了好看嘛,送人也有面子”,一位蟹券經銷商表示,蟹券上的數(shù)字不對應蟹券面值,這在蟹券行業(yè)早已不是秘密。

    ▲在電商平臺上,大閘蟹蟹券銷售火爆,有的商家已銷售近四千份。

    蟹券失約:預約提蟹連續(xù)30天都“約滿無貨”

    價格虛高更多的或是為了低價銷售,但很多蟹券背后,是客戶難以預約提蟹。

    今年10月初,北京的馬女士收到了朋友送的大閘蟹蟹券,這張蟹券正面印有“陽澄湖大閘蟹”、“3888”、“公蟹4兩4只”、“母蟹3兩3只”等字樣,背面是大閘蟹提貨預約方法,有電話預約、網站預約、微信預約三種方式,而且以上提貨方式均需提前48小時預約。蟹券上還標注——由于大閘蟹屬應季鮮活產品,預約提貨時間為:每年9月下旬至12月31日(禮券長期有效)。

    自收到蟹券后,馬女士打了十幾次預約電話,一次都沒有接通。馬女士又嘗試了微信預約,“微信預約它不顯示哪天有貨,哪天沒貨,只能一天天嘗試,我一直嘗試預約到10月30日,都顯示當天約滿,無法提貨。”

    10月14日,記者多次撥打馬女士的蟹券的預約電話,均無人接聽,只有一段語音反復播報,“現(xiàn)在為發(fā)貨高峰期,預約電話繁忙,可以通過掃描蟹券背面的二維碼,微信預約提貨。”

    隨后記者掃描該蟹券背面的二維碼,出現(xiàn)一個禮品券卡信息的頁面顯示,“券卡為真,尚未提貨”,需輸入提貨密碼,姓名,聯(lián)系方式,地址,預約日期,驗證碼等一長串信息。提交后,彈出對話框,“已經達到當天提貨上限,請重新選擇期望發(fā)貨日期。”記者嘗試預約10月15日至11月1日提貨,均顯示達到當天提貨上限。

    馬女士說,“每次嘗試提貨都要填一大堆信息,驗證碼,填完提交以后,才告知當天約滿,無法提貨,這樣嘗試非常麻煩。”

    更有消費者購買蟹券后,預約了一年,都沒能提貨。北京劉女士的蟹券一年多了,仍未成功提貨。去年5月,劉女士花費500元從網上購買了一張“澄宇”3699型蟹券,顯示規(guī)格為雄蟹5.0-5.6兩5只,雌蟹3.6-4.1兩5只。

    蟹券背后的配送說明稱,請?zhí)崆?-3天撥打熱線預約,報出卡號與密碼即可,配送時間是每年9月22日至12月28日,預約后3-5天內送達,有效期截至2020年12月28日。但是,從去年購買蟹券至今,劉女士撥打了幾十次預約電話,均無法接通。除了電話無人接聽,記者登錄券上網址,發(fā)現(xiàn)其已無法訪問。

    ▲劉女士一年前所購的蟹卡,預約電話不通,網址成空,至今未能提貨。

    欺詐套路:店鋪消失蟹券成一紙空券

    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份以來,有關蟹券的消費投訴量激增。初步統(tǒng)計,僅黑貓投訴平臺,今年9月以來涉及蟹券的投訴就達到50例,而去年全年還不到30例。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原因是蟹券提貨難,蟹券提貨缺斤短兩等,涉及多家知名電商平臺的商戶。

    上海的沈晨(化名)告訴記者,今年9月,他在名叫“壽在桃中旗艦店”的網店購買蟹券,以優(yōu)惠價68元購得蟹券,經過預約排到9月26日發(fā)貨。等到30日,沈晨未收到螃蟹,就咨詢客服,卻得到要10月下旬發(fā)貨的答復。

    沈晨與客服的溝通記錄顯示,客服以“國慶節(jié)物流慢,怕螃蟹死在路上”為由,將約好的9月26日發(fā)貨推遲至10月下旬。10月10日,沈晨再次嘗試與客服微信溝通,卻發(fā)現(xiàn)已經被刪除好友。

    沈晨感覺上當受騙,上網檢索才發(fā)現(xiàn)已有多人投訴“壽在桃中旗艦店”的蟹券無法提貨。電商平臺客服告知沈晨,“壽在桃中旗艦店”店鋪違規(guī),商家保證金已經被扣完。壽在桃中旗艦店所有商品均下架,首頁只有一則公告稱,“由于店鋪違規(guī)貨款被限制提現(xiàn),造成我們無法按時發(fā)貨,正在溝通放款采購發(fā)貨,卡上的提蟹時間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10月14日,記者嘗試檢索“壽在桃中旗艦店”,已經找不到這家網店。

    一位研究網絡灰產的網絡安全人士告訴記者,類似這種店鋪賣的蟹券不能提貨,一段時間后連人帶店鋪直接消失的,可以認為不是正常賣貨,而是玩消費欺詐套路的。“蟹券沒什么成本,交一些保證金就能開店鋪,等騙到了足夠的錢,保證金不要了直接跑路。”該網絡安全人士表示。

    “上了一回當,以后都不敢買蟹券了。”沈晨說。

本文采編:CY337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版權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lián)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