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漲跌是規(guī)律和趨勢,因此我國的房價并不會持續(xù)上漲或者持續(xù)下跌。周期性的變化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我國的樓市政策更加容易保護房價的穩(wěn)定性,這也是目前樓市調控所真正需要的。政策使然決定了房價的相對性,也就是說商品房價格的上漲在我國持續(xù)了至少二十年之久也是正常,并且后續(xù)我國房價還具備繼續(xù)上行的機會。那么繼續(xù)上漲之后我國的房價究竟會在什么時候出現下跌呢?對于房價的下跌預期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也有著不同的預測。如果真的按照現有的穩(wěn)定政策未來房價下降的概率非常小,并且在房地產行業(yè)不斷求變的發(fā)展趨勢之下房價實質性的下降也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說房價未來是否下降還得靠房價本身之外的因素來實現下跌。
那么房價本身之外的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房價增速放緩,居民收入增加,這樣一來房價雖然上漲趨勢還在但是對于購房者而言就是房價下降了。所以通過收入讓房價實現軟著陸也未嘗不可。讓收入增速高于房價增速這就需要房價的增速有實質性的下降,但是近幾年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無法實現的,這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各城市的發(fā)展還未停止,城鎮(zhèn)化的建設還在繼續(xù),這絕不僅僅是短時間內可以實現的。因此降房價增速目前來看也還有困難。
總的來看現在討論什么時候降房價還為時尚早,畢竟房地產發(fā)展還在持續(xù),洗牌也正在經歷。房地產的發(fā)展雖然遇到了一個調整時期,但后續(xù)還會有新的發(fā)展出口。并且在不少房企逐漸轉型之后,留給部分房企的市場也會越來越大。如果按照現有的趨勢發(fā)展,未來房企供給會有所下降,而這也是帶動房價上漲的機會。
4個一線城市新房房價環(huán)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31個二線城市新房房價環(huán)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35個三線城市新房房價環(huán)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
10月50城新房房價環(huán)比上漲,比上月減少3城。其中,15城新房房價環(huán)比漲幅超1%。西寧環(huán)比上漲2.8%領漲全國,呼和浩特環(huán)比上漲2.4%位居第二,南寧環(huán)比上漲2%排名第三。成都環(huán)比上漲1.5,漲幅擴大0.8個百分點。昆明環(huán)比上漲1.5%,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武漢、??诃h(huán)比上漲均為1%,漲幅分別擴大0.2個百分點、0.5個百分點。西安環(huán)比上漲0.9%,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上海和深圳均上漲0.4%,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1和0.8個百分點。
3城市新房房價與上月持平,比上月減少2城。17城房價下跌,比上月增加5城。廣州環(huán)比下跌0.1%,北京、杭州環(huán)比跌幅均為0.2%。合肥環(huán)比下跌0.2%,跌幅擴大0.2個百分點。廈門環(huán)比下跌0.7%,跌幅擴大0.4個百分點。
2019年10月全國主要城市新房房價環(huán)比漲跌幅
排名 | 城市 | 環(huán)比 | 同比 |
1 | 西寧 | 2.8 | 14.3 |
2 | 呼和浩特 | 2.4 | 18.7 |
3 | 南寧 | 2 | 14.1 |
4 | 唐山 | 1.7 | 11.3 |
5 | 洛陽 | 1.6 | 16.4 |
6 | 成都 | 1.5 | 12.5 |
7 | 昆明 | 1.5 | 12.5 |
8 | 哈爾濱 | 1.4 | 10.5 |
9 | 長春 | 1.3 | 10.7 |
10 | 沈陽 | 1.2 | 9.4 |
11 | 襄陽 | 1.2 | 11.2 |
12 | 武漢 | 1 | 13.2 |
13 | ???/div> | 1 | 9.8 |
14 | 錦州 | 1 | 10.2 |
15 | 泉州 | 1 | 2.5 |
16 | 西安 | 0.9 | 15.6 |
17 | 秦皇島 | 0.9 | 14.1 |
18 | 吉林 | 0.9 | 10.8 |
19 | 溫州 | 0.9 | 3.8 |
20 | 銀川 | 0.8 | 10.1 |
21 | 丹東 | 0.8 | 9.7 |
22 | 無錫 | 0.8 | 8.3 |
23 | 九江 | 0.8 | 9.6 |
24 | 煙臺 | 0.8 | 11 |
25 | 徐州 | 0.7 | 12.7 |
26 | 濟寧 | 0.7 | 12.1 |
27 | 湛江 | 0.7 | 5.1 |
28 | 大理 | 0.7 | 18.9 |
29 | 包頭 | 0.6 | 5.8 |
30 | 揚州 | 0.6 | 11.3 |
31 | 平頂山 | 0.6 | 9.3 |
32 | 惠州 | 0.6 | 3 |
33 | 石家莊 | 0.5 | 13.1 |
34 | 牡丹江 | 0.5 | 7.2 |
35 | 上海 | 0.4 | 3 |
36 | 深圳 | 0.4 | 2.9 |
37 | 贛州 | 0.4 | 3.8 |
38 | 常德 | 0.4 | 6.5 |
39 | 大連 | 0.3 | 10.2 |
40 | 寧波 | 0.3 | 7.8 |
41 | 蘭州 | 0.3 | 5.2 |
42 | 安慶 | 0.3 | 4.7 |
43 | 三亞 | 0.3 | 4.8 |
44 | 南京 | 0.2 | 5.7 |
45 | 福州 | 0.2 | 6.6 |
46 | 重慶 | 0.2 | 9 |
47 | 蚌埠 | 0.2 | 4.8 |
48 | 桂林 | 0.2 | 9.7 |
49 | 北海 | 0.2 | 8.9 |
50 | 長沙 | 0.1 | 3.8 |
51 | 太原 | 0 | 7.7 |
52 | 鄭州 | 0 | 3.8 |
53 | 金華 | 0 | 6.6 |
54 | 南昌 | -0.1 | 5.9 |
55 | 廣州 | -0.1 | 8.7 |
56 | 北京 | -0.2 | 4.3 |
57 | 杭州 | -0.2 | 6.7 |
58 | 青島 | -0.2 | 7 |
59 | 貴陽 | -0.2 | 10.2 |
60 | 烏魯木齊 | -0.2 | 3.7 |
61 | 韶關 | -0.2 | 1.5 |
62 | 南充 | -0.2 | 3.7 |
63 | 遵義 | -0.2 | 7.1 |
64 | 合肥 | -0.3 | 4.8 |
65 | 宜昌 | -0.3 | 3.7 |
66 | 天津 | -0.4 | 1.3 |
67 | 岳陽 | -0.4 | -1.2 |
68 | 廈門 | -0.7 | 2.7 |
69 | 濟南 | -1 | 4.6 |
70 | 瀘州 | -1 | 0.6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房地產的穩(wěn)定器作用依然明顯:從房地產業(yè)對GDP的拉動來看,盡管2017年以來房地產業(yè)的拉動作用不斷下降,但2017、2018年依然達到0.4及0.3個百分點,再考慮房地產產業(yè)鏈的影響將更大。另一方面,從地方財政角度來看,土地出讓金依然是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級收入的主要來源,與地方本級收入相比,2016年開始土地出讓金比重不斷上升,2018年達到66.5%,基本接近2010年高點。
房地產業(yè)對GDP累計同比的拉動/%*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土地出讓金占地方財政收入比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