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民航局對于公務機運輸的防控全靠運營商的自覺。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xù)批準新的公務機航班回國飛行計劃而帶來的輸入性疫情風險,又該由誰來負責?
3 月 23 日中午,一架波音 787 飛機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飛行軌跡顯示,這架飛機的始發(fā)地是英國倫敦。
這架 787 執(zhí)行的并不是正??瓦\定期航班,而是前不久被瘋傳的那張 18 萬一張公務機機票海報中的主角。
雖然與海報上顯示的回國時間相比,實際回國時間推遲了六天,但這樣的一架公務機依然能夠順利從倫敦直飛降落在上海機場,而且是 25 日要把所有國際地區(qū)航班轉移到浦東的上海虹橋機場,已經不是一般運營商能夠做到的事情。
公務機拼機回國靠譜么
其實在這架 787 公務機的前面,還有一架灣流 550 公務機更早時間降落虹橋機場,它們都屬于海航旗下的金鹿公務航空,并且都是從倫敦飛回來。
這架灣流 550 公務機在 23 日下午 2 點 05 分又馬不停蹄地飛往香港,并在香港落地后不久的 5 點 33 分從香港起飛回到上海虹橋。而 787 公務機則在放下客人后飛去了廣西南寧。
不久前,民航局剛剛下發(fā)關于疫情防控期間控制國際客運航班量的通知,要求每家航空公司在每條航線上的航班量 " 只減不增 "。而對飛往國內的公務機航班新的飛行計劃的審批,目前來看并沒有受到太多的限制。
據記者了解,金鹿的這架 787 公務機有 18 個全平躺頭等艙座位,還有一間擁有大床房的主臥,相信訂購這間大床房 " 座位 " 的旅客,支付的票價不會只有 18 萬元。
至少 18 萬一位的航班都能最終成行的背后,是逐漸減少的回國航班運力與依舊急切的回國需求之間的不平衡。
早在上周,3 月份歐美直飛回上海的機票就已經基本售罄,這周隨著類似新加坡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入境中轉也開始進行限制,俄羅斯、土耳其、阿聯(lián)酋更是大幅削減國際航班甚至全面停航,通過傳統(tǒng)中轉地回國的途徑也逐漸被堵死。
也正因為此,不少歐美國家的華僑和留學生,開始尋求公務機包機的方式拼機回國,不少票代也在各顯神通,到處尋找散發(fā)公務包機資源。
不過,一位行業(yè)內人士對記者透露,購買公務機的散拼座位并不靠譜,因為一般來說公務機的運營商基本都不會按座位來賣包機,很多都是 broker 發(fā)出來的拼座,能否成行是個問題,尤其現在疫情期間很多運營商只接受相互認識的小團體客人,大家都不認識的一起坐在那么小的客艙里十多個小時,本身就有風險。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民航局對運輸航空公司的客運航班,都有非常明確的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從旅客體溫檢測、機組人員個人防護、機上服務、航空器日常清潔與預防性消毒等各個方面都有細化的指導意見,但對于公務機運輸的防控,就全靠運營商的自覺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xù)批準新的公務機航班回國飛行計劃而帶來的輸入性疫情風險,又該由誰來負責?
代理虛占座位違規(guī)加價
截至2018年底,我國共有運輸航空公司60家,比上年底凈增2家,按不同所有制類別劃分:國有控股公司45家,民營和民營控股公司15家。在全部運輸航空公司中,全貨運航空公司9家,中外合資航空公司10家,上市公司8家。
2018年中國航空公司按類別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事實上除了公務機,目前普通客運航班的回國機票也已經是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即使中轉航班的經濟艙機票,也動輒報出了上萬元的價格。
更有機票代理順勢漲價,倫敦到上海直飛的普通客運航班經濟艙,也叫出了 5.5 萬一張突破全價票上限的高價。
多位行業(yè)內從業(yè)多年的機票代理對記者透露,其實在代理圈里面有很多黑代理,租個配置就可以查到航空公司后臺開放的艙位、票價等信息,然后挑選座位數已經所剩不多的航班,用隨便一個身份證訂下這個航班的機票,由于相關政策最多可以推遲 24 小時出票,他們就不停地利用這一時間差虛占座位,直到有真實客戶來購票時,再替換為真實客戶的身份證,并且會高于航司后臺票價加價出售。
盡管航空公司已經出臺了最新通知,重申對機票代理違規(guī)加價進行監(jiān)管,但這樣的操作依舊有增無減。
事實上,對于目前仍滯留歐美的留學生們來說,在目前回國路線可選越來越少,回國路徑又充滿風險的情況下,依然選擇貿然回國,也不一定是理性的選擇。
近日,駐英大使劉曉明在接受央視采訪時就表示,目前在英中國留學生共有 22 萬人,建議學生能密切跟蹤使館提供的信息,密切跟蹤英國衛(wèi)生部門發(fā)布的各種信息,還有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指導性意見:盡量減少國際旅行,盡量減少走動,避免交叉感染。
這與駐美大使崔天凱不久前的表態(tài)一致。畢竟選擇回國的乘機過程是一次長途旅行,也是一次聚集,并給已經為嚴防輸入型病例而筋疲力盡的國內航司、海關、機場等帶來更大的壓力。
疫情持續(xù)時間和全球蔓延均超我們一個月前的預期;航空管制收費項目的政策風險,非航業(yè)務不能排除與商戶分擔客流損失的風險;預計2020下半年國內客流增速轉正,2021年國際客流大幅增長。
2017-2019年中國航空客運量季度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盡管各地的防控和隔離措施不斷升級,但依然有不少漏洞要堵。比如山東近日就各有一例確診病例,分別是從境外飛到北京和上海后,竟然繼續(xù)乘坐高鐵到山東后才被確診。而最近兩天北上廣已經各有一例本土確診病例,是來自境外輸入的關聯(lián)病例。
" 堵不是辦法,應該由政府主導接僑包機到指定航點,才是負責任的大國應該采取的行動。" 一位行業(yè)內人士指出,以此讓海外國人知道回國有途徑,回國后隔離政策明確,自行判斷是否需要回來,避免自行盲目穿梭疫區(qū)曲線回國帶來的更大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