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4個月外資狂買2萬億,中國國債成新“避風港”,中國國債為什么“香”了?投資客們心里“門兒清”[圖]

    中國債券“香”了,從根本上看,是中國經濟在逆勢成長。 2018年以來,主動補庫存周期結束,國內信用風險頻發(fā),經濟下行壓力陡生,財政、貨幣與金融監(jiān)管政策轉向,國內利率開啟新一輪周期的下行階段,目前仍處于探底過程中。宏觀經濟偏弱、貨幣政策環(huán)境寬松、國際不穩(wěn)定因素增多的組合對于避險資產尤其是債券資產形成利多共振,多重因素推升國債配置價值,這導致2018年國債成為股票、債券、商品三大類資產中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

2018年9-11月國債市場發(fā)展及增長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9-11月國債市場累計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9年我國共發(fā)行9批國債,第一批國債將于3月10號開始發(fā)行。

2019年儲蓄國債發(fā)行計劃表:

發(fā)行時間
時間品種
期限
付息情況
3月10日
憑證式國債
三年期和五年期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4月10日
電子式國債
三年期和五年期之分
每年付息一次
5月10日
憑證式國債
三年期和五年期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6月10日
電子式國債
三年期和五年期之分
每年付息一次
7月10日
電子式國債
三年期和五年期之分
每年付息一次
8月10日
電子式國債
三年期和五年期之分
每年付息一次
9月10日
憑證式國債
三年期和五年期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10月10日
電子式國債
三年期和五年期之分
每年付息一次
11月10日
憑證式國債
三年期和五年期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9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經濟運行低點在年中附近出現,之后逐步走高。隨著全球經濟同步走弱,貨幣政策面臨的掣肘壓力減輕。2019年為進一步發(fā)揮基建穩(wěn)增長的效果,在封堵城投債、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融資“后門”的同時,將繼續(xù)加大“開前門”的力度,地方政府債發(fā)行規(guī)模將繼續(xù)續(xù)提升,PPP項目在經過規(guī)范化后也有望再次放量。政策支持下,可能對國債市場的部分需求形成一定的擠出效應。2019年貨幣市場資金面寬松格局將延續(xù),金融監(jiān)管力度將繼續(xù)減輕,以增加金融機構貨幣創(chuàng)造能力,并引導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和民營企業(yè)投放資金。預計,2019年國內存在2-3次降準空間與1-2次降息可能,基本面繼續(xù)支撐國債期貨價格。

    據外媒報道,外國資金投資中國國債的占比,從2018年開始急速增長,到2020年7月已經超過4.3萬億元人民幣。

    2020年3月,外國人持有的中國國債規(guī)模是2.26萬億元。到現在僅4個月時間,外國投資者購買的中國國債就增長了2.04萬億元,4個月增持了90%,平均一個月買了5100億人民幣。這是2018年以來流入速度最快的一段時間。

    照此節(jié)奏,2020年外國投資者購買的中國國債將達到6萬億元,相當于二季度GDP的四分之一強。

    看來,一些國家雖三番五次詆毀中國,儼然要對中國的發(fā)展圍追堵截,但資本的嗅覺依然是最靈敏的。到底“香不香”,那些機靈的投資客們心里“門兒清”。
中國國債為什么“香”了?

    其實,中國債券原本就挺“香”;但真正變得火熱,還要得益于三年間設置了四個點燃境外投資客的時間節(jié)點。

    2017年7月是第一個時間點。此前,境外投資者購買中國債券需要通過香港市場,在內地設立賬戶后才能操作。但2017年7月,內地和香港設了“債券通”制度,境外投資者可以在不改變其交易習慣的情況下,直接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所有債券。

    2018年8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的利息收入,暫免征收企業(yè)所得稅和增值稅,期限暫定三年,又加了一把柴火。

    這兩把火,很快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應。

    2019年4月1日,300多只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開始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計價貨幣債券。據初步估算,可以為中國債市引入1000多億美元指數追蹤資金。

    2020年2月28日,9只中國國債正式納入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摩根大通指數和彭博巴克萊指數同為三大全球債市指數。

    顯然,點燃外資投資中國債市的主要火種,是中國內地金融市場的開放。

    讓全球資本積極“為我所用”

    中國國債受外資青睞,當然,最終還在于相對較高的回報率。在若干外資交易的中國債券中,十年期國債是外資青睞的明星。因為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躍居世界第一。

    截至7月20日發(fā)稿時的即時數據,主要經濟體中,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3.045,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0.605,英國是0.143,日本是0.025,德國是負0.468,法國是負0.171。西方主要經濟體中,只有意大利跑贏了其他國家,但也僅有1.166——這是橫向比。

    縱向比來看,中國國債的回報率也更穩(wěn)定。雖然與去年相比,中國國債收益率略有下降,但一直保持在3以上。而美債的收益率遠低于一年前同期的水平。去年7月19日,美債收益率還在2.057,2020年與去年7月19日最接近的開盤日是7月16日,收益率已下降到0.634。

    長期國債收益率下降,通常意味著遠期經濟危機發(fā)生的概率上升。但假如未來長時期,美債收益率持續(xù)下行,美元或失掉“避風港”特點。避險意識也迫使境外投資者購買更加安全穩(wěn)定的中國國債分攤風險。

    根據央行的公開數據,截至6月末,中國債券市場余額為108萬億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二。共有近900家境外央行、法人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中國債市的“香”,除了滿足全球投資者安全投資的需求外,對滿足我們自身的發(fā)展需求也有好處。

    目前境外投資者主要吃的是中國的利率債收益。下一步可以拓展穩(wěn)健可靠的城投債、信用債與境外資本的聯結,引導境外資金助力地方建設。

    可以說,中國債券“香”了,從根本上看,是中國經濟與當下的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幣值更穩(wěn)定,金融機制有區(qū)隔,經濟逆勢成長。

    而今后的課題,就是把這種階段性的比較優(yōu)勢穩(wěn)定下來,把外資變成一種長期可輸入、可充分借用的紅利。

本文采編:CY315
10000 12403
精品報告智研咨詢 - 精品報告
2022-2028年中國產業(yè)經濟行業(yè)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場供需預測報告
2022-2028年中國產業(yè)經濟行業(yè)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場供需預測報告

《2022-2028年中國產業(yè)經濟行業(yè)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場供需預測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交通運輸業(yè)投資環(huán)境及投資機會分析,中國各省市投資環(huán)境及投資機會分析, 中國領先投資公司產業(yè)投資狀況分析等內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請聯系: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版權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