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不少很有錢的家庭,今天說的這對夫妻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
老公的公司市值3789億,老婆的公司今年6月也順利上市,市值1470億港幣(約合1323億人民幣),兩家公司加起來超過5100億,真是人生贏家,財運逆天。
但這對夫妻最近被投資者狠狠吐槽,為啥呢?
01
這對夫妻是孫飄揚和他的夫人鐘慧娟,孫飄揚是醫(yī)藥“大白馬”恒瑞醫(yī)藥的實控人,鐘慧娟是新上市的醫(yī)藥“大黑馬”翰森制藥的實控人。
故事要從25年前講起。
鐘慧娟本來是一名化學老師。1995年,孫飄揚和香港商人陳俊達成立了一家合資藥企合伙開了另一家醫(yī)藥公司,這就是后來的豪森藥業(yè)。
第二年鐘慧娟就辭掉了連云港市延安中學化學老師的工作,入職豪森藥業(yè),一路從執(zhí)行副總經理、總經理做到董事長。
江蘇豪森很快成為醫(yī)藥行業(yè)的一匹黑馬,第一款產品“美豐”在1997年4月投放市場,當年業(yè)績就做到3000萬,2003年活性制藥成分“酒石酸長春瑞濱”獲得FDA認可,更多的仿制藥在2010年之后陸續(xù)出爐,逐漸成長為全國排名靠前的藥企。
業(yè)績也一路高漲,鐘慧娟順理成章的成了國內醫(yī)藥行業(yè)女首富。在《2019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中,她以240億元的財富值位居11位。
到現在,江蘇豪森已經是我國最大的抗腫瘤和精神類藥物研發(fā)生產基地之一,專注四大治療領域,即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抗腫瘤、抗感染及糖尿病領域。其中有個產品叫格列衛(wèi),就是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神藥格列寧的仿制藥。
最后終于在今年六月份,豪森集團裝進了翰森制藥,登錄港股。
02
挺勵志的故事,為啥被投資者吐槽呢?
因為大家覺得他們吃相有點難看。
起因是高達57億的分紅計劃。
2018年翰森制藥宣布2019-2020年要給當時的股東分紅40億,今年9月末,公司又宣布專門派給老股東的“特別股息”17億。
翰森制藥上市募集的資金凈額也就76.4億港元(合68.76億人民幣),也就是說,IPO融資來的錢八成多要進老股東的口袋。
這個老股東是誰呢?主要是持股占比近七成的實控人和另外三個持股比例較小的公司。
Sunrise是翰森的實控人鐘慧娟的家族信托,而Apex Medical的股東叫做岑均達,他是鐘慧娟老公孫飄揚的朋友。
這兩批給老股東們分紅,和新進來的韭菜們一點關系都沒有。
但是我們看看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總共就90億的流動資產,其中還包括30億的存貨和應收。
而且,去掉了負債的流動資產只剩下44.29億,都不夠分紅的錢。
回饋老股東的心真是很急迫。
03
如果這事再往后倒騰倒騰,能看到更多。
豪森,一直被當成恒瑞的影子公司,市場上一直有一種說法, 就是1995年孫飄揚成立豪森,是為了自己能拿到股權。
那時候的恒瑞還是國企連云港制藥廠,這個廠1990年陷入困境,當時的技術員孫飄揚出任廠長,5年時間內帶領著制藥廠開發(fā)了20多個新產品,1996年的公司銷售收入就突破1億元,直至1997年,連云港制藥廠改制,成為了如今的恒瑞醫(yī)藥。
那個年代的廠長,只管領工資,廠里的利潤分紅并沒有廠長的份兒。但也就是九十年代,國企出現股權改革潮,經營權所有權分開,并提出來股權對管理層和員工的激勵,讓很多國營廠長漸漸醒悟,開始努力獲取企業(yè)的所有權。但是這個過程中又不斷出現“改革導致國資流失”的質疑,讓想要改革的人如履薄冰。
有的人因此挨罵,有的人因此入獄。相比之下,豪森的成立比連云港制藥廠改制還早兩年,不得不說是孫飄揚眼光長遠。
翰森制藥的迅速崛起的背后,也有很多對恒瑞醫(yī)藥的質疑。
兩家公司除了實控人是夫妻,也都位于連云港的經濟開發(fā)區(qū),處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tài),有幾點一直被市場關注:
● 1、多項業(yè)務線重合?
1)在抗腫瘤領域恒瑞和豪森的業(yè)務線重合度較高,多項產品有重疊:
翰森的鹽酸吉西他濱和恒瑞的多西他賽都是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
2012年兩者的關系就被質疑,恒瑞醫(yī)藥兩款新藥西帕替尼和海那替尼兩藥品由于客觀原因開發(fā)中止,但是,同年該兩項藥品臨床批件的申請單是豪森醫(yī)藥。“恒瑞停止研發(fā),豪森申請批文”,兩邊是否涉及利益輸送?到現在也沒出來解釋。
2)恒瑞多次公開提出想進軍糖尿病領域,嘴上說想要,卻沒有投入去做GLP-1,但是豪森卻出了兩個。
3)2015年之前,恒瑞醫(yī)藥歷年報表顯示一直與江蘇豪森有著材料轉讓、加工等方面的關聯交易,關聯交易金額占同類交易金額的比例從1.67%到52.37%不等。2016年,豪森和恒瑞還共同啟動了奧氮平口腔速溶膜。
恒瑞的員工也曾經透露,恒瑞和豪森在共享同一個研發(fā)平臺,只是在研發(fā)品種上有所隔開。
2017年七大類醫(yī)藥商品銷售總額20016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8.8%,增速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2018年,全國藥品銷售增速繼續(xù)回落,但總體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
2010-2018年中國藥品銷售總額及增長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全國藥品零售連鎖率預計達到51.2%。另外,從全國藥品零售企業(yè)銷售額來看,前100位企業(yè)占全國比率上升至30.8%,30家區(qū)域零售連鎖企業(yè)占全國比率上升至13.0%,6家全國龍頭企業(yè)占全國比率上升至12.7%??梢姡覈幤妨闶燮髽I(yè)集中度逐步提升。
2013-2018年中國醫(yī)藥零售企業(yè)數量及連鎖率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2018年中國醫(yī)藥零售企業(yè)集中度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中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是14620億元,同比增長了4.5%,較2016年增速下降6.3個百分點。“兩票制”在2018年全面執(zhí)行,2018年直報企業(yè)營收增速將會保持小幅下降,全年直報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為15150億元。
2010-2018年中國藥品流通直報告企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及增速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全國直報企業(yè)利潤總額為363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10.9%,增速于上年持平,預測2018年增速加上升至11.3%。另外,2017年平均毛利率和凈利潤率分別是7.2%和1.5%,其中毛利率較2016年有所提高,凈利潤持平。
2010-2018年中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yè)利潤總額及增長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 2、股權與財
務上有關聯?
除了兩位實控人是夫妻之外,還有兩個人值得注意:
翰森的二股東岑均達,他同時也是西藏達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東。而西藏達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另一個股東吳羽嵐,也是豪森藥業(yè)的主要成員。
不論是業(yè)務還是管理,恒瑞醫(yī)藥與豪森藥業(yè)早已分不開,有恒瑞的員工透露,孫飄揚在公司的年度會議上,還將恒瑞和森豪的銷售額合計統(tǒng)計。
● 3、恒瑞三次表態(tài)要收了瀚森
早在2006年股改時孫飄揚就公開表示要收購翰森,到了2008年,孫飄揚仍稱“豪森肯定會并購過來”。
但是到了2015年,孫飄揚對并購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在2015年5月的投資者溝通交流會上提到并購豪森的問題時,孫飄揚稱“關于什么時候合并豪森,我們現在對外確實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收購翰森和讓翰森自己去IPO,兩個方案哪個劃算?
事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04
兩條腿走路肯定更穩(wěn)當點。現在看來,孫飄揚應對那個帶有時代特點的難題時,選擇了更巧妙的解決方案,現在看起來回報超高。
恒瑞醫(yī)藥上市以來股價上漲超過130倍,夫妻二人早已是胡潤醫(yī)藥富豪榜??停⒊蔀榻K“醫(yī)藥首富”,在《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位列醫(yī)藥領域的財富榜首。
但接下來還能這么一帆風順嗎?
孫飄揚自己也說,目前恒瑞醫(yī)藥已經暫停了一些仿制藥項目。
這句話意味著什么呢?指望像以前做出一個化學仿制藥,然后獲得暴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恒瑞和翰森一直以來的戰(zhàn)略是首仿藥,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有些藥品的專利要到期了,他們先把仿制藥做出來,等原藥專利一到期就上市,搶占市場。
但是醫(yī)藥行業(yè)在“4+7帶量采購”政策推出后,藥企遭遇了很大打擊,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藥價平均降幅達52%,最高降幅達96%……
毛利率天花板被壓死了,醫(yī)藥采購第一批目錄出來之后恒瑞股價一度大跌,仿制藥開始逐漸弱化,創(chuàng)新藥的研發(fā)不能打包票,未來恒瑞和翰森的高市值不知道還能持續(xù)多長時間。
實控人、大股東的大額定向分紅,是不是也是出于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