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兩個字是每個家庭最不愿意面對但也不得不面對的,一旦家里有人去世,殯葬也就成了人們與家人最后的告別方式。
在以前,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土葬作為主要的形勢,都是每個家庭自己操辦的。但是在土葬被全面禁止之后,殯葬開始走向商業(yè)化。至此,殯葬行業(yè)逐漸和“暴利”兩個字相互關聯(lián)了起來。
一般來說,殯葬行業(yè)會根據(jù)家屬的要求提供一定服務,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收費的,包括遺體化妝、靈堂租賃、出殯儀式、遺體運輸、墓碑設計、日常維護服務等等。
但真正讓殯葬行業(yè)貼上“暴利”這個標簽的,主要在于其瘋漲的墓地價格和動輒上萬的骨灰盒。
首先拿墓地價格來說,現(xiàn)在很多陵園中的墓地價格都是幾萬一平,就像是一個一平米左右的墓地普遍都要四五萬,貴一點的要十幾萬,還有一些“墓地套餐”十平米要一百多萬。
這樣算下來,其實墓地的價格比房價要貴得多。不僅如此,這些年墓地價格的漲幅也比房價快,每年幾乎都是以20%的速度在上漲的。
因此,單單在墓園的經(jīng)營上,殯葬行業(yè)已經(jīng)比房地產(chǎn)行業(yè)掙錢了。舉個例子,2019年房地產(chǎn)龍頭企業(yè)恒大的毛利率為27.8%,而港股“殯葬第一股”的福壽園的墓園服務經(jīng)營利潤率高達54.4%,足足是恒大的兩倍。
其次就是骨灰盒,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一個普通的骨灰盒的制作成本也就幾十塊錢,材質好一點的最多也就是幾百元。
但是在這些骨灰盒拿出來賣的時候,最便宜的要四五百,好一點的都是幾千。而在一些高端的殯儀館,骨灰盒普遍都是上萬,賣幾萬的也比比皆是,甚至還有的超過了十萬。
此前有人暗訪過北京八寶山的一個殯葬用品店,后來發(fā)現(xiàn),這個店主花了7000買進了19個骨灰盒,標價的時候都是兩三萬起步,最貴的“特A級阿富汗白玉整體雕”售價為119850元,利潤翻了上百倍。
顯然,就單單拿墓地和骨灰盒的銷售來看,殯葬行業(yè)的暴利并不夸張。那么就在墓地價格和骨灰盒價格飛速狂飆的時候,為什么這樣的漲幅一直都沒有被抑制住呢?
一直以來,殯葬行業(yè)都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對于家屬而言,他們其實也都知道自己在面對高價格,但是墓地和骨灰盒都是剛性需求,即使價格再高他們也會接受,這主要在于4個字:死者為大。
這4個字是每個家庭都會講究的,畢竟面對家人的離去,在他們身上多花錢已然成為了一種慰藉,以致于不少家屬還會在買墓地和骨灰盒的時候會專門挑貴的。
也正是因為絕大多數(shù)家屬都有這種心理,所以殯葬行業(yè)的暴利才得以延續(xù)。當然,如果殯葬行業(yè)依賴這種消費心理一直把殯葬用品和服務的價格漲下去的話,終究還是會被引起強烈反感的,所以這個行業(yè)在享受暴利的同時,也是需要把握一個“度”的,這樣的話才能長久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