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yè)信息門戶

國內最繁忙航線機票又要漲價了,一年半漲3次!網友:高鐵不香嗎?[圖]

    京滬航線又要漲價了。

    據多家媒體報道,2020年1月1日起,東航、國航等多家航空公司京滬航線經濟艙全價票價格上漲10%,至1630元,再加機建燃油總共1680元。

    

    為什么說“又”呢?因為自2018年起,京滬航線此前已經漲價兩次:2018年6月,由1240元漲至1360元;2018年12月,由1360元漲至1480元。

    溝通中國最重要的兩座城市,京滬航線被業(yè)內視為國內利潤最高的黃金航線,執(zhí)飛的航班數量和運輸的旅客人次均位居全國第一。那么,京滬航線漲價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京滬航線經濟艙再次漲價,一年半漲了3次

    京滬航線票價調節(jié)依據來自2018年1月國家發(fā)改委和民航局聯合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民航國內航空旅客運輸價格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決定擴大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的航線范圍,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增航線306條,其中包括北上廣深互飛在內的主要國內熱門航線。

    根據規(guī)定,每個航季各航空公司可以調整的航線數量為上一個航季運營實行市場調節(jié)航線總數的15%,每條航線每個航季無折扣票價上浮累計不超過10%。

    一個航季是半年,也就是說一條航線最高一年也只能上漲21%。自2018年的改革起,經過了四個航季,京滬航線漲了三次:2018年6月,由1240元漲至1360元;2018年12月,由1360元漲至1480元;2019年12月,由1480元漲至1630元。

    值得注意的是,民航局近日下發(fā)《關于印發(fā)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的國內航線目錄的通知》,更新了將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的國內航線目錄,意味著更多的航線全價票有進一步上調的空間。

    

    根據《目錄》,除了京滬航線外,全國有1000多條航線納入“市場調節(jié)價”范圍內,未來票價或將進一步調整。

    其中,上海出港的航線包括:上海-沈陽、上海-天津、上海-廈門、上海-三亞、上海-青島等;北京出港的航線包括:北京-西安、北京-三亞、北京-深圳、北京-廈門、北京-無錫等。

    

    票價上漲,航空公司受益

    票價上漲,航空公司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

    正如前述,京滬航線是國內最重要的航線,而在承運人方面,東航、國航有著優(yōu)質的航線和時刻資源,公商務旅客和常旅客較多。其中,東航是京滬航線的第一大承運人,數據顯示,東航在京滬航線航班量的市場份額達到53%。

    航司對京滬航線的運營也十分重視,例如,在北京大興機場開通運營后,為了留住從首都機場出發(fā)的大比例商務旅客,東航將其在大興機場的航班量由40%下調至30%。據東航此前披露的數據,其2018年在京滬航線運送的旅客約344萬人次,獲得利潤高達12.5億元。

    受到利好消息影響,12月19日東方航空(600115.SH)收漲1.1%,中國國航(601111.SH)收漲1%。

    據新民晚報報道,其實只看全價票,京滬航線定價低于大部分同等距離的航線,比如北京-南京經濟艙全價2210元。區(qū)別在于,北京-南京線一般只有黃

    金周前夕、或者臨時買周五的航班才會出現全價,通常這條航線票價只要300-600元,提前買就能比高鐵便宜。而京滬航線需求大于供應,工作日的工作時間國航和東航基本不打折。

    飛機票上漲,高鐵更“香“了?

    高鐵不香嗎,京滬坐什么飛機?

    如果有京滬二線,估計航空公司就不敢漲了。

    兩個延誤最厲害的城市,這價格還不如高鐵一等座。

    面對京滬航線機票漲價,網友首先想到的是京滬高鐵可以替代。

    針對民航與高鐵替代的情況,最關鍵的兩個因素是價格和行程時長。

    票價信息顯示,除少部分車次略有浮動以外,京滬高鐵的單程票價二等座是553元,一等座是933元,商務座為1748元,全程運行的最短時長為4小時18分。

    

    價格上無疑高鐵更具優(yōu)勢,但民航的空中飛行時間基本只有高鐵的一半左右,京滬民航班機的單程飛行時間多為2小時15分左右。

    據證券時報報道,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從歷史來看,只是在京滬高鐵剛剛開通的階段高鐵對民航產生一定替代,但在這之后,兩者的替代效應不明顯;當然,他也提到,由于兩種出行方式的整體旅行時間相差不多,對特定偏好的旅客而言,會更傾向于高鐵出行。

    另外一位受訪人士則向記者談到,高收入人群對機票價格的變動可能不敏感,但從其個人體會來看,即使民航不上調價格,往返京滬線上的旅客通過高鐵出行的比例可能還是高于民航。

    一個值得關注的情況是,2018年4月10日起,京滬高鐵旅客列車開行方案進行了調整,特別是“復興號”動車組擔當的列車擴容,并按350公里/小時的時速運行,速度快了,但京滬高鐵依然維持著原有票價,這對不少旅客而言無疑具有一定吸引力。

    上述分析師認為,民航上調京滬航線價格,打開了航司收入的天花板。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這也為京滬高鐵的票價提升提供了空間。

    根據京滬高鐵招股書內容,今年前三季度,旅客票價收入占比已經達到44%,是京滬高鐵收入的第一大來源。

    實際上,受益于京滬這一超級干線,京滬高鐵也保持了極強的盈利能力。數據顯示,京滬高鐵2018年收入312億元,利潤102億元,全線發(fā)送2億人次,客座率78.3%;另外,2015-2018年,京滬高鐵收入、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速分別達到10.9%和15.9%。 

本文采編:CY351
公眾號
小程序
微信咨詢

版權提示: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fā)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yè)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