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產量不足15噸增長到如今的45000噸,從年銷售收入不足百萬元增長到目前的313.5億元,這家以幾何級數成長的企業(yè)就是誕生于河北大名縣的五得利面粉集團有限公司。頭頂“中國企業(yè)500強”“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500強”“農業(yè)產業(yè)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è)”“中國十佳糧油集團”光環(huán),連續(xù)8年占據全球面粉行業(yè)產銷量第一位,五得利為何能快速成長為“面業(yè)航母”?
1、連續(xù)8年占據全球面粉行業(yè)產銷量第一位
據官網介紹,五得利面粉集團始建于1989年,是一家專業(yè)化生產面粉的民營企業(yè)。經過二十九年的不懈努力和實踐,公司從一個日處理小麥能力不足15噸的作坊式小廠,發(fā)展成目前擁有六省十九地19個子公司,35個大型制粉車間,82條現代化面粉生產線,日處理小麥能力達44900噸,員工5000多名的大型制粉企業(yè)。
“五得利”既是公司名稱,也是經營理念,還是產品品牌。“五方得利”的五方分別是客戶、農戶、員工、國家和企業(yè)。把參與企業(yè)經營的客戶、農戶、員工、國家、企業(yè)共五方,有機地組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五得利面粉集團,專注面粉二十九年。五得利產品暢銷全國除港澳臺地區(qū)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qū)直轄市,所有大中城市均有五得利的銷售網點,市場覆蓋率達到了97.6%,在北京市場的占有率達40%以上,擁有占優(yōu)勢的忠實消費群體。2016年度產值近276億元,2017年度產值達293.7億元。2018年五得利品牌價值54.13億。五得利面粉集團連續(xù)8年占據全球面粉行業(yè)產銷量第一位。
2、丹宏與自己的兩個兒子丹志民、丹志國3萬創(chuàng)業(yè)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河北大名縣南關一鋪村大隊會計丹宏聯合8位村民共同承包了村辦企業(yè)。起初的時候,村辦企業(yè)發(fā)展得有模有樣,不過由于是9個人共同承包,在此后的企業(yè)經營中也產生了分歧。最終,由于分歧得不到解決,從村辦企業(yè)賺來了第一桶金的丹宏便選擇了退出。
1989年,丹宏與自己的兩個兒子丹志民、丹志國再次創(chuàng)業(yè),花了3萬元購買了一臺磨面機組,辦起了家庭作坊式面粉加工廠,叫新市場面粉廠(五得利前身),當時的面粉廠規(guī)模很小,日加工小麥僅有15噸。創(chuàng)業(yè)伊始,他們就遇到收購原材料的困難。
當時,在大名縣周邊沒有商戶收購小麥,為了走出一條客戶愿買、農戶愿賣、員工愿干、國家鼓勵、公司發(fā)展的產業(yè)化發(fā)展之路,公司提出了“五方得利”的經營理念,即農戶得利、客戶得利、員工得利、國家得利、企業(yè)得利。他們以較高的價格、準確的斤兩、良好的信用贏得了周邊縣市的農戶,農戶紛紛把小麥送進五得利面粉廠 。
3、丹宏正式退居二線,把公司交給了兩個兒子
1999年,丹家的面粉加工廠已經頗具規(guī)模,丹宏便順勢成立了五得利面粉集團,并提出走出大名縣的發(fā)展戰(zhàn)略。到2003年,短短4年時間里,五得利面粉集團便在河北深州市投建了2家面粉加工廠,在山東投建了3家面粉加工廠,公司日處理小麥能力達到了4000噸。這一年,丹宏正式退居二線,把公司交給了兩個兒子,其中,長子丹志民擔任公司董事長,次子丹志國則擔任公司總裁一職。
資料顯示,2000年,五得利走出了邯鄲,面粉日產量達到1370噸,成為河北省產銷冠軍;2001年,走出了河北,面粉日產量達到1550噸,成為全國產銷冠軍;2015年,當年日產量增長18600噸;2015年至2018年3年間,增加的產能超過過去23年總和,成為全球銷售冠軍。
到2018年底,五得利已經在全國6省區(qū)19地建立了19家子公司35個大型制粉車間78條現代化面粉生產線,成長為日處理小麥能力達45000噸的現代化制粉企業(yè)集團,企業(yè)年營業(yè)收入超310億元,產銷量占全國的17%、世界的3%,連續(xù)8年穩(wěn)居世界第一。在2018年,五得利集團實現營收313.5億元,在“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yè)500強”榜單中排在第266位。在“2019年河北民營企業(yè)百強”榜單中排在第23位。



